2017-05-11
收藏
高一数学:概率统计知识点总结
一.算法,概率和统计
1.算法初步(约12课时)
(1)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
①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步骤的分析(如,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等问题),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
②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如,三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等问题),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
(2)基本算法语句
经历将具体问题的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语句的过程,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3)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
3.概率(约8课时)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进一步了解概率的意义以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2)通过实例,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3)通过实例,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4)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包括计算器产生随机数来进行模拟)估计概率,初步体会几何概型的意义(参见例3)。
(5)通过阅读材料,了解人类认识随机现象的过程。
2.统计(约16课时)
(1)随机抽样
①能从现实生活或其他学科中提出具有一定价值的统计问题。
②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③在参与解决统计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
④能通过试验、查阅资料、设计调查问卷等方法收集数据。
(2)用样本估计总体
①通过实例体会分布的意义和作用,在表示样本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参见例1),体会他们各自的特点。
②通过实例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数据标准差。
③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求合理地选取样本,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作出合理的解释。
④在解决统计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高中英语,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初步体会样本频率分布和数字特征的随机性。
⑤会用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为合理的决策提供一些依据,认识统计的作用,体会统计思维与确定性思维的差异。
⑥形成对数据处理过程进行初步评价的意识。
(3)变量的相关性
①通过收集现实问题中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作出散点图,并利用散点图直观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②经历用不同估算方法描述两个变量线性相关的过程。知道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能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江阴长泾片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二数学试卷
苏科版八年级上图形的相似综合测试题
2010-2011江阴暨阳中学八(上)学期期末考试卷
聊城市阳谷县2011-2012年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题
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调研检测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五校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马井学校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卷
楠木渡镇中学2011—2012年八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试题
2011-2012学年八年级数学上期中考试题
北方交大附中上学期初二数学期中考试
义桥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三次月考
2012年初二上数学阶段性测试卷(浙教版)
广州市二中2012年上学期初二数学期末考试
兰州铁路一中2012年上学期初二数学期末考试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数学试题
刘圩中学八年级期中数学试卷
初二数学上期末考试
北京二中2012年上学期初二数学期中考试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第5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单元测试题
名山二中八年级上2011数学期中试题
2011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模拟试卷(四)及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单元检测
沪科版初二数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全等三角形
常州市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八年级数学试题
12-13学年上册初二期末数学练习苏科版
苏科版八年级上第四章《数量、位置的变化》综合测试题
无锡市南长区八年级数学试卷
北师大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2012第一学期初二数学期中复习检测人教版新课标
江苏省苏州张家港市2011-2012学年八年级10月数学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