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整千数和万》教学设计与说课稿_说课稿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认...
首页>数学教研>说课稿>小学三年级...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整千数和万》教学设计与说课稿

2017-03-17 收藏

《认识整千数和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数数、用计数器表示数和整理数位顺序表等实际操作活动,理解整千数和一万的含义,学会读、写整千数,掌握万以内的数为顺序。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用计数器表示数和整理数位顺序表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利用原有知识经验进行类推、迁移的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生用数描述或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和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整千数和一万的含义,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正确读、写整千数和一万;能正确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

难点:理解整千数和一万的含义,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利用已有的认数经验进行类推,进一步感受十进制计数法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小朋友,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计数单位(个,十,百,千),哪个数位最高?

2.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

(1)352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数字5在()位上。它表示5个()

(2)一个数百位上是2,十位上和个位上都是5,这个数是()。

(3)()个一是十,()个十是一百,()个百是一千。

3.恩,我们小朋友说的真不错。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带小朋友一起去和小红、小明搭积木好不好?(好)

(一).新授

1.教学第一个例题

师:老师在他们的积木中找了许多这样的小正方体,现在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搭一搭。

课件中依次出示表示1、10、100、1000的小正方体,让学生说说这些小正方体分别代表什么。

出示一个小正方体代表1,依次增加变成一条小正方体代表10,10个一就是十。一条一条增加变成一板小正方体代表100,一板一板的增加变成一个大正方体代表1000,一层层演示给学生看。

指名学生回答小正方形分别代表的是多少。

师:个,十,百,千,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计数单位。

师:你知道这是多少吗?(指名学生回答)

课件中依次出现10个代表1000的小正方体。(让学生根据课件中小正方体的显示顺序一起数小正方体的数量)

师:刚刚数了几个1000啊?(10个1000)。

10个一千是多少?

[若有学生说出一万则——师:刚刚我听到有的同学数到10个一千的时候说是一万,哪个同学来帮老师总结一下一万和10个一千有什么关系啊?]

生:10个一千就是一万。

师:这句话也可以说成一万里面有几个一千啊?(一万里面有10个一千)

师:今天我们又认识了计数单位中新的成员:万。

师:谁能把这两句话连起来一起说一下?

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一万里面有10个一千。

师:现在我再来读一遍好不好?不看黑板,这句话你会说吗?(全班齐读)

2.创设情景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吗?(指名回答)

师:谁来猜一猜这个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让学生猜一猜,小组讨论,说说估计的数字)。

师:这位学生的眼力真棒,一猜就猜对了。

师:这个体育馆大约能坐一万人。

出示学校跑道

师:这是哪啊?你们熟悉吗?指出这个跑道长两百米,跑几圈能跑满一万米吗?

3.教学第二个例题,认识用计数器表示的整千数。

(1).出示计数器(先不出示万位),谈话:我们今天仍然要借助计数器认数。

提问:这个计数器上已经标出了哪些计数单位?(个,十,百,千)

师: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那么这个计数器上出示了哪些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追问:如果在百位上拨上2颗珠子,那么表示几个几?是多少?

(2).如果在千位上拨上3颗珠子,它表示几个几??你能在计数器下面写出这个数吗?学生写出3000后追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写?(3个一千是三千,在千位上写“3”,后面的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所以要在“3”的后面连着写三个0.(强调要从最高位写起)

(3)如果在千位上拨上5颗珠子,它表示几个几,是多少?你会写这个数吗?

(4)认识用计数器表示的一万。

谈话: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千位上拨上几颗珠子,就表示几千,下面我们继续用计数器来认数。

提问:一万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呢?(我们知道一万就是十千,所以在千位上拨上10颗珠子)

提问:那有没有更简单一点的方法呢?(去掉千位上10颗珠子,在万位上拨一颗珠子)

提问:万位应该写在哪里?(千位的左边)

师在计数器上标注万位,在万位上拨上一颗珠子,表示一万,引导:你能写出一万吗?

小结:千位的左边是万位,在万位上拨上1颗珠子就表示一万,一万可以写成10000.

4.认识数位顺序表。

谈话:原来计数器上我们可以这么简洁的表示一万,那我们认识了计数器,如果转化为数位顺序表,是怎样的呢?

出示数位顺序,

师:你能帮老师把这张数位顺序表填完整吗(学生自己完成在表格上)

师:你是怎样填的呢?(指名学生完成)

要求学生按从右往左的顺序再读一读填好的几个数位。

追问:为什么表中左边一栏还有省略号呢?(随着今后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我们会学习更大更多的数位,所以我们用省略号来表示)不看数位顺序表,你知道右起第几位是万位吗?

师:同学们今天呀老师带你们认识了整千数和一万。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过关了没有。

(三)过关练习

1.想想做做1

先让学生说说对图意的理解,(直线最左边的端点标的是0,第二个端点标的是1000,所以一小格就表示1000.)

再要求他们各自完成填空

引导学生从直线左端的0开始依次读一读,检查填的是否正确。

小组讨论;“7000是接近1000,还是接近10000?”最接近7000的整千数是什么,最接近10000的整千数是多少?

(同学们第一关都回答的很好,整千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够应用到,那么下面的题目你会做吗?)

第二关:

1.想想做做2

先让学生读一读每幅图片上的文字,再要求同桌同学互相读一读横线上的数。

2.想想做做3

让学生先读一读每幅图片上的文字,再写出横线上的数。

师:通过学习发现整千数与我们的学习是紧密相连的。

第三关:

1.想想做做4

先让学生自己完成在书上,然后指名学生说说口算的过程。

前三题指名学生回答计算结果,提问:你是怎样算的?

第三题由同桌互相再说一遍口算过程。

2.想想做做5

师:题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师: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和这位同学提的一样。

3.想想做做6

出示表格,师:你们能看得懂表格吗?

同桌互相之间把表格表达的意思说一下。

出示问题1:算出每个月进书的合计数,填在表格中。

师:这里的合计数是如何计算的呢?(用这个月的儿童图书加上成人图书就等于这个月的合计数)

出示问题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同桌之间一个提问题一个口答)。

指名几组回答,全班交流。

第四关:

1.机动:小明家和冬冬家都在少年宫的西面,冬冬说:我家离少年宫大约有5000米。小明说:我家离少年宫大约有3000米。请问:他们两家之间的路程大约有多少米?

学生独立计算在练习本上,然后全班交流。

2.想想做做7

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然后全班交流。

比较:比较两题的区别和联系。

(四)全课总结:通过这节你都学习了什么?

板书设计:

认识整千数和万

10个一千是一万,

一万里面有10个一千

万千百十个

位位位位位

3000

5000

10000

《认识整千数和万》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认数》第一课时《认识整千数》。它是建立在学生学习过1000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之上的,是学生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伸和扩展。同时它又要为学习亿以内数的认识做好铺垫。

二、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它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本节课依据“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贴近生活学数学,使数学问题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有亲切感易于接受的事实,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认识需求。然后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自觉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思考、解决周围的问题。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数数、用计数器表示数和整理数位顺序表等实际操作活动,理解整千数和一万的含义,学会读、写整千数,掌握万以内的数为顺序。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用计数器表示数和整理数位顺序表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利用原有知识经验进行类推、迁移的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生用数描述或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和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整千数和一万的含义,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正确读、写整千数和一万;能正确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

难点:理解整千数和一万的含义,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利用已有的认数经验进行类推,进一步感受十进制计数法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

(一).新授

1.教学第一个例题

课件中依次出示表示1、10、100、1000的小正方体,让学生说说这些小正方体分别代表什么。让学生在已有1000以内数的读写以及数的组成的基础,通过复习,以旧引新,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课件中依次出现10个代表1000的小正方体。让学生根据课件中小正方体的显示顺序一起数小正方体的数量。当学生的思维处于萌芽状态时,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达成共识,这个过程自然渗透了“10个一千是一万”的概念。整修环节注重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既有独立思考,又有观察交流,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

2.感知一万

课件出示体育场和让学生猜一猜这个体育场可以坐多少人,我们学校有1000人。可以做几个像我们学校这样多的人数。来感知生活中的大数,体会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感。

3.认识用计数器表示的整千数。

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个一个”,“一十一十”,“一百一百”,“一千一千”地数的全过程,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然后到计数器的半抽象,直至最后数的概念的抽象概括,让学生经历从“数正方体”到“用计数器数”这个知识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十进制计数的原理,理解十个一千是一万,认识计数单位“万”

4.课后练习。

本环节通过让学生做一些比较贴近生活的练习,把枯燥的练习置于孩子喜闻乐见的实际生活中,如在数轴上整理,读出横线上的数,再读一读图中的句子,写出你所听到的数,独立口算整千数的加减,开放问题的讨论解决……感受数与现实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