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3
收藏
设计说明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特点进行了如下设计:
1.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突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有效的学习就是激励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使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主动地研究和学习,并因地制宜地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素材,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身边的数学,使数学成为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2.情境教学贯穿全课始终。
本节课的教学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本节课以情境教学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地串联了起来,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过程紧扣教材,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适时地进行引导,使整节课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小星星图片或其他图片若干
教学过程
⊙引入
课件出示情境图:三个同学在开心地折小星星,佳佳折了5个,浩浩折了6个,小芳折了7个。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
(1)看到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出示问题:怎么列式计算?
设计意图:以旧引新,通过创设与教材相同的学习情境,不仅复习了连加的实际问题,巩固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加深了对连加算理的运用,还自然地引入新知的学习,从而形成对比,为学习同数连加作铺垫。
⊙合作探究
1.教学教材77页例4,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同数连加问题。
(1)师:过了几天后,他们三人又在一起折小星星了。
课件出示情境图:佳佳折了6个,浩浩折了6个,小芳折了6个。
①你知道了什么?还可以怎么说?
生1:佳佳折了6个,浩浩折了6个,小芳也折了6个。
生2:3个人都折了6个,3个人折的一样多。
师小结:有3个人,每个人折了6个小星星。
②你想解决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
③怎么列式计算?
预设
生1:6+6=12(个) 12+6=18(个)
生2:6+6+6=18(个)
师:第一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算式相同,那么第二个算式你是怎么算的?(出示课堂活动卡)
师:这3个6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在图上把它们圈起来。
(2)结合图示完成表格。
①出示1个圈,提问:这个圈表示什么?(表示1个6)
②出示2个圈,提问:这2个圈表示什么?(表示2个6,2个6就是12)
③出示3个圈,提问:这3个圈表示什么?(表示3个6,3个6就是18)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完成表格:
人数 | 1 | 2 | 3 |
| 6 | 12 | 18 |
④读表格。
师:表格中的6,12,18分别表示什么?
生:表示1个6是6,2个6是12,3个6是18。
四年级《生活中的正负数》说课稿
小学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说课稿
五年级数学上册《组合图形面积》说课稿(北师大)
“长方体与正方体”说课稿
四年级上册《垂直与平行》说课稿
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说课稿
《圆锥的体积》说课稿(苏教版)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上《1吨有多重》说课稿
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直线和线段》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说课稿—圆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 《认识时间》(二)
《圆的周长》说课稿(北师大版)
《分苹果》评课稿
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8和9的认识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说课稿
六年级《圆的面积》说课稿
《组合图形面积》说课稿
小学数学六年级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1
例谈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小学数学说课稿的十八种常用语简析
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上册“1-5各数的认识”说课稿
万以内数的认识案例
五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课稿
北师大三上《吃西瓜》说课稿
六年级数学位置说课稿
《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用数学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