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4
收藏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7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10的分与合,进一步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2.在合作交流中发展学生的探索意识,提高有序思维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
3.在活动中使学生体验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的乐趣,培养爱数学的情感和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内装10个圆片的盒子,让学生从中任意取走若干个圆片,教师不用看,就能正确报出学生拿走的圆片个数。
2.鼓励学生发现老师猜数的窍门,并适时引入新课。
[说明:这一环节,教师应发挥语言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学习过程的起始阶段就能吸引住学生。]
二、主动探究,获取新知
1.动手分圆片。要求学生拿出10个圆片,用自己的方法,把它们分成两堆。比一比,看谁的方法多。针对操作情况适当给予展示。
[说明:教师应及时评点,让学生体会到这样无序地分,效果不好。]
2.动手涂算珠。
(1)激励学生先认真观察,动脑思考,再自由讨论怎样有序地涂,然后独立动手涂一涂。
(2)写一写,说一说,读一读。
引导学生把10的组成情况写下来。反馈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最后集体读一读。
(3)快速抢答。
如,老师报出10分成9和1,学生马上回答出10分成1和9,并适时补充板书。
[说明:如何有序地掌握10的组成是本课的难点。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关系,在语言上要以鼓励、表扬为主。]
三、游戏活动,应用拓展
[说明:小学生的学习大多以无意识注意和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好奇、好胜,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较差。在这一环节,利用课件设计闯关的游戏,可以再次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第一关:芝麻开门。
通过练习想想做做第1题,完成闯关任务。
第二关:快乐搭档。
同桌合作,完成拍手游戏。(如,生1:我拍3,生2:我拍7,合:3和7合成10)
第三关:学唱儿歌,谁最棒。
通过竞赛的方式,学唱儿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五五,合成一双手。
[说明:可以鼓励学生发挥想像力,用自己的方式进行适当的表演。]
第四关:商店购物,你能行。
课件呈现几种不同的玩具,标价1~9元。提出问题:如果你用10元钱,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后,还剩多少元钱?
[说明:让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评价,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四、总结评价,情知共融
这节课小朋友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本领?如果满分是10分,你打算给自己或同桌打多少分?
[说明:在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时,教师可以及时追问:这位同学差几分就满分了?这样,在评价中既能获取学生学习效果的信息,又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树立信心。]
[趣味数学]不灭的圣火─数学奥林匹克
国王无法完成的赏赐
数字情种
数学分支巡礼之十三: 微积分学
数学分支巡礼之二十四:突变理论
数学的本质与数学教育
数学分支巡礼之十九:常微分方程
世界数学史册上以华人数学家命名的研究成果
[趣味数学]笛卡尔在海盗船上的故事
数学分支巡礼之十:射影几何
漫谈数学与数学人
数学分支巡礼之十二:分形几何
数学的重要性
数学符号的起源
数学分支巡礼之十六:复变函数论
数学分支巡礼之二十三:计算数学
数学分支巡礼之十一:拓扑学
法国研究发现:三个月婴儿就开始对数字有认知
什么叫做同类项?怎样合并同类项?
火柴游戏
数学名称的由来
数学研究方向
数学史上一个大恩怨的真相
数学分支巡礼之二十五:数学物理学
一名数学家等于十个师
数学分支巡礼之十七:泛函分析
数字爱好不能简单称为迷信
经典数学故事
华罗庚
最高的与最矮的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