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7
收藏
新课程力求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了“自主探索”。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但是每个知识点如何掌握?都有哪些学习方法?
一、追求高效课堂要关注个性差异,尊重每一个学生,欣赏每一个学生的小小进步。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允许学生的差异性,降低对学生的要求,欣赏学生的一小点进步。(1)产生竞争意识:大多学生的个性是在学习中他们最爱得到老师的夸奖,因此,经常开展一些小型竞赛活动,可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竞争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在竞争中产生成功感。(2)运用丰富多彩的评价如物质激励、言语肢体激励、书面评价等等树立学生对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充分的课前准备。
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读《标准》,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其次,教者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再次,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此外还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不在面面俱到,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合理地讲练,每节课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调整,确保每节课中目标的达成度。
三、新授课——高效课堂的“根”。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我认为,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首先情境的创设有趣味性、生活化、数学化,如:同学们,你们到过小卖店买东西吗?说说你见过的小卖店都卖些什么?让学生说说见过的小卖店,激起学生的回忆,浮现买东西的情景。这时,老师相机引出:今天,小军和小倩也要到小卖店买东西,我们看看他们去的小卖店都有些什么?利用生活情境引出问题。其次,探索交流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教师要由“演讲者”转变为“编剧”和“导演”,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最后课堂中的练习注意以下几点:(1)练习内容情境生活化。使学生感觉不陌生,感受数学价值。(2)练习坡度小一些。一般经过“会”“熟”“活”三个阶段。(3)多次反馈,重点讲评。教师要及时讲评,以利于学生当堂巩固。
四、练习课——高效课堂的“花”。
如何设计好练习是一门很费心思的学问,我们要注意:
(1)组织好练习。组织练习是“导练”的实质,“导练”就是有指导、有组织的练习过程。要通过一题多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使学生举一反三,从而提高练习的效率。(2)评讲好练习。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从中发现共性问题及时指出来,以引起学生注意;评讲内容包括:判断练习结果的正误,比较练习过程的异同,评估习题的价值与功能,指出解题的关键与注意点。(3)归纳练习技巧,这是练习课的升华。练习后老师带领学生总结出不同类型的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五、复习课——高效课堂的“果”。
“数学的学习是从厚到薄,又从薄到厚。”复习课中可以延伸、拓宽,但要有个度。(1)注重数学“双基”的理解、掌握,更关注过程与方法。基础知识要一个细节一个细节的复习,每一个细节都要巩固7 、8道题,总结出每道题的解决办法。因此,可设计一些反映知识形成过程的试题,以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关注。(2)关注试题形式的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因此复习过程应注意选择利用“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生活中的素材,精心设计试题,让学生在对现实问题的探究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拓展思路,扩大视野,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高效性,我们必须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2012年中考数学锁定“三轮复习”
中考数学怎么突破110分?
揭秘中考数学考试中的高分的秘诀
代数式求值的十种常用方法
决战2012中考:专家助你冲120
中考数学注重生活应用 培养理解分析能力
2012中考数学学习方法:成绩提高技巧
2012年数学学习方法:应用方程解决“三数”问题
备战中考数学的九大要素
决战2012中考:十招实用数学解题方法
决战2012中考:历年中考数学试题的四个特点
决战2012中考:十字相乘法解析
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导学
2012年数学学习方法:证明线段相等的技巧
名师指点2012中考数学复习八大策略
决战2012中考:代数公式、定理汇编(函数与图像)
2012年北京海淀区初三(上)期末数学考试范围
数学98分排名倒数:家长质疑打击孩子自信心
2012年数学学习方法:走进新运算
初中数学打好基础很重要五点建议
初三学生制定好寒假复习计划:数学分析1张试卷
例析直角坐标系中矩形变换题
决战2012中考:初中数学公式、定理汇编(一)
2012上海初三上学期月考试题免费
2012年北京中考数学复习的四个建议
2012年数学学习方法:巧找规律 妙解题
名师点拨:中考数学冲刺复习之选择填空题
2012武汉元月调考数学:选择填空题源于课本
掌握好中考数学的变化与特点
决战2012中考:初三生学好数学四步走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