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9
收藏
数学,作为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反映了人们积极进取的意志、缜密周详的逻辑推理及对完美境界的追求。小编准备了高一上学期数学月考复习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一:函数及其表示
知识点详解文档包含函数的概念、映射、函数关系的判断原则、函数区间、函数的三要素、函数的定义域、求具体或抽象数值的函数值、求函数值域、函数的表示方法等
1. 函数与映射的区别:
2. 求函数定义域
常见的用解析式表示的函数f(x)的定义域可以归纳如下:
①当f(x)为整式时,函数的定义域为R.
②当f(x)为分式时,函数的定义域为使分式分母不为零的实数集合。
③当f(x)为偶次根式时,函数的定义域是使被开方数不小于0的实数集合。
④当f(x)为对数式时,函数的定义域是使真数为正、底数为正且不为1的实数集合。
⑤如果f(x)是由几个部分的数学式子构成的,那么函数定义域是使各部分式子都有意义的实数集合,即求各部分有意义的实数集合的交集。
⑥复合函数的定义域是复合的各基本的函数定义域的交集。
⑦对于由实际问题的背景确定的函数,其定义域除上述外,还要受实际问题的制约。
3. 求函数值域
(1)、观察法:通过对函数定义域、性质的观察,结合函数的解析式,求得函数的值域;
(2)、配方法;如果一个函数是二次函数或者经过换元可以写成二次函数的形式,那么将这个函数的右边配方,通过自变量的范围可以求出该函数的值域;
(3)、判别式法:
(4)、数形结合法;通过观察函数的图象,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得到函数的值域;
(5)、换元法;以新变量代替函数式中的某些量,使函数转化为以新变量为自变量的函数形式,进而求出值域;
(6)、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如果函数在给出的定义域区间上是严格单调的,那么就可以利用端点的函数值来求出值域;
(7)、利用基本不等式:对于一些特殊的分式函数、高于二次的函数可以利用重要不等式求出函数的值域;
(8)、最值法:对于闭区间[a,b]上的连续函数y=f(x),可求出y=f(x)在区间[a,b]内的极值,并与边界值f(a).f(b)作比较,求出函数的最值,可得到函数y的值域;
(9)、反函数法:如果函数在其定义域内存在反函数,那么求函数的值域可以转化为求反函数的定义域。
高一上学期数学月考复习知识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交通与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线段》教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数》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应用能力练习题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淘气的猴子》教案
2016二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要点整理
备战小升初数学应用题基础练习
2016年三年级下册期末数学模拟试卷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小树有多少棵》教案
2016年小升初数学练习试卷:填空题
小学三年级下册趣味数学练习题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乘法口算专项练习题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分类》教案
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试卷
2016小升初数学模拟训练试题:排列组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十单元综合能力训练题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应用综合能力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专项能力训练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专项能力练习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节约》教案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变葫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竖式》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测试卷
小升初数学应用专项能力提升训练题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导学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专项能力训练题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用乘法口诀求商》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