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1
收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巩固练习5、4、3、2加几的进位计算,进一步熟悉“凑十”法和交换加数位置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
2.过程与方法:学会从表格形式中提取数学信息,能够从比较复杂的图画中提取有用的数学信息,并能恰当地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计算训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进步和成功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掌握逆向计算的思维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复习旧知
课件出示:
1.请学生分别计算3+8、4+8和5+8。
教师随着学生汇报计算过程和结果进行板书。
教师追问其中一题是怎样算的。(复习算法的多样性)
提问:在计算中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增加,和也会相应增加。
2.用发现的规律计算。
出示算式:2+9、3+9、4+9、5+9。
先引导学生观察每个算式中的加数,再请学生说出这组算式算得快的原因。
3.请学生用自己掌握的方法,快速计算这组算式:7+7、5+7、3+7、6+7、4+7。
小结:在刚才的计算中,我们找到了加数之间的变化规律,让我们的计算又准又快!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练习5、4、3、2加几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算式混合呈现,突出审题
课件出示情境图:
小熊、小兔子、小猪、小蜗牛和小乌龟来到了数学乐园,门票上的算式算对了,就可以进入大门啦!让我们来帮帮他们吧!
1.说算理,巩固计算。
5+7=12 3+9=12
教师挑选1个算式追问其计算方法,强调算法的多样化。
2.减法出现,产生质疑。
10-7=17
让学生找到计算错的原因。
教师借机强调:要想计算正确,一定要看清运算符号。
让我们来帮帮小猪,这道题正确的计算结果是多少呢?
10-7=3
有了同学们的帮助,小猪也进入了数学乐园。
3.混合计算,强调运算符号。
5+9=14 13-3=10
请学生总结,计算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预设一:要看对加减号。
预设二:计算时要认真,看清楚加数。
预设三:可以用上一个自己熟悉的算式和现在的算式作比较,计算能更快些。
(三)多角度思考,活化方法
1.方法探究。
(1)帮助小熊解决问题。
小熊遇到了一个难题,请你来读一读。
5+□=13
空格中应该填几呢?请同学们互相交流。
(2)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讨论,学生们各抒己见,表达出不同的思考过程。
预设1:5+5=10,10+3=13,5+3=8,所以填8。
预设2:5+10=15,15比13多2,10-2=8,所以填8。
预设3:5+8=13,所以填8。
2.利用方法,灵活计算。
课件出示图片:
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计算问题。
强调方法的多样化,可以通过上一题方法计算,也可以通过加数之间的变化规律,或者和之间的变化规律,解决这类计算问题。
(四)综合运用,解决问题
1.学会从表格中提取信息。
(1)从图中知道什么信息?
(2)怎样求篮球一共有几个?
(3)为什么用加法解决?
(4)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
2.能够从复杂图画中提取信息。
课件出示图片:
(1)从图中知道什么信息?
(2)怎样解答呢?
根据所提问题,分析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列式计算。
(3)为什么用加法?
(4)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
(五)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1.这节课你在计算方面有哪些收获?
2.在解决问题方面又有哪些收获?
数学作业:
1.练习册p45
2.速算计时反馈
3.有计划的完成本周c选
数学公式:相遇问题
初二年级数学期中测试题练习
初二数学公式:正方形定理公式
初二数学公式:两角和公式
初二数学公式:三角函数公式参考
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题
八年级数学期中卷2015
初二数学公式:图形计算公式
人教版初中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
初二数学公式:矩形定理公式
初二数学公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数学公式:几何形体计算公式
初二数学公式:浓度问题
数学公式:追及问题
初二数学公式:圆与弧的公式
初二数学公式:代数公式
数学公式:菱形定理公式
数学公式:植树问题
初二数学公式:人民币时间单位
初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题练习
数学公式:图形
初二数学公式:直角三角形定理公式
初二数学公式:锐角三角函数公式
初二数学公式:相交线与平行线
数学公式:二次函数公式大全
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初二数学公式:平行四边形定理公式
初二数学公式:平行四边形判定
数学公式: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公式
数学公式:利润与折扣问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