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二上《解决问题》教案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西师大版二上《解决问题...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西师大版二...

西师大版二上《解决问题》教案

2016-11-15 收藏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正、反比例的量。

2、能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重点:

能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分析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经常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有时不仅能用一种方法解决,而且常常一个问题有很多方法。这很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我们不断地学习和研究获得的,今天我们继续探索研究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同学们有信心吗?

二、情境,教学新课

1、用正比例意义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例5

师:你都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有什么想法吗?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回答的问题有,关于计算水费的问题他们在生活中也遇到过,用小明的方法计算水费他们也会算;还有什么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等等。

师:那就先请同学们用你会的方法计算出10吨水要交多少水费。

学生计算:12.8÷8=1.6元1.6 x 10=16元

师:下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还能用什么方法来解决10吨水的水费问题?

学情预设:在讨论中学生肯定能发现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分析一下,有的办法是我们以前就会的。同学们讨论到,因为每吨水的价钱是一定的,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关系。也就是说,李奶奶和张大妈两家的水费和用水吨数的比值相等,都是每吨水的价钱,这样一来就可以用正比例的意义来解决水费的问题。

师:请同学们交流交流,你们都找到了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情预设:当学生谈到用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这种方法时,要抓住时机,多问为什么?为什么水费和水的吨数成正比例关系?用正比例意义去解决问题时要先设出什么量?数学格式是什么?怎样验证是否正确?

师:同学们不仅用我们过去学习的方法解决了李奶奶的问题,还发现用比例的方法也能解决李奶奶的问题,真能干。接下来请你们帮助解决一下王大爷的问题吧!

出示:王大爷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9.2元,他们家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

2.用反比例意义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例6:印刷厂工人忙忙碌碌在搬运印好的书,—位工人师傅说,这批书如果每包20本,要捆18包。另一位师傅说:如果每包30本,要捆多少包?

师:这个问题同学们一定会解决。看谁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情预设:一般的方法是20×18+30=12包等。也可能有同学能用反比例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如30x=20×18,x=12。

师:(教师手指30x=20×18,x=12。)为什么这样列式?根据是什么?

学情预设:估计学生能说出列式根据,因为书的总数一定,所以包数和每包的本数成反比例。也就是说,每包的本数和包数的乘积相等。

在这段交流中,强调反比例的意义,反比例式子的写法、格式、演算等。这些都是在交流中解决的问题。

师: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我们又了解到了用反比例意义也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练习巩固。

师:课本第59页的做一做,是生活中的另外两个问题,同学们能不能帮助解决?

学生自己独立解决做—做中的问题。

师:请说一说题中的数量关系,再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思路。

学情预设:估计学生能很好地说出两个问题的解决思路。如果是用一般的方法解决的,只要求说一说数量关系,如果是用比例的方法解决的,还要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思路。第1题,小明买的是同一种圆珠笔,所以圆珠笔的单价不变。那么买的支数和所用的钱数成正比例关系,所以用正比例关系能解决这个问题。第2题,小明前后买的不是同一种圆珠笔,买圆珠笔的单价不同,但买笔的总钱数是不变的。这时买笔的数量和每支笔的钱数成反比例关系,所以用反比例关系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三、全课小结。

师:你觉得用比例解决这类实际问题的过程可以归纳为哪几个步骤?

学情预设:估计学生能总结出主要步骤,如有困难,老师要及时引导、点拨。

(1)分析题意,找到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它们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2)依据比例意义列出方程。

(3)解方程,验算,写答。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