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5
收藏
教学目标:
1.体会加法的意义,会读、写加法算式,正确计算和是2~6的加法。
2.在具体情境中初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语言表达及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加法的意义,正确计算和是2~6的加法。
教学难点:
能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加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西游记》了吗?
生:看过了
师:你们喜欢《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吗?
生:喜欢
师:那你们知道孙悟空的老家在哪儿吗?
生:知道,花果山。
师:同学们想不想去花果山看一看啊?
生:想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花果山,看看花果山上有什么。请大家看大屏幕。
(多媒体出示课本上的情境图)
二、探索加法的意义
1、提出问题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
生1:花果山上有猴子,桃子。
生2:小鸟,鲜花……。。
师:同学们说得都真好!老师有个小小的建议,小猴子是花果山的主人,我们先来看一看关于小猴子的信息,好吗?
(情境图出示关于小猴子的部分)
第一次出示树上的猴子
师:图画中都有什么呀?谁来说一说?
生:树上有3只猴子。
第二次出示石头上的猴子
师:瞧,又出现了什么了?谁来说一说?
生:石头上有2只猴子。
师:谁能将这幅图完整地说一说呢?
生:树上有3只猴子,石头上有2只猴子。
师:根据刚才同学说的“树上有3只猴子,石头上有2只猴子”这两句话,老师想问大家:一共有几只猴子呀?
生:5只。
师:同学们好厉害啊!这么快就知道答案了,你是怎样得到“5”的呢?
2、用加法解决问题
方案一
生:我是数出来的。
师:数是一种很方便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2、3、4、5
师介绍:数是一种很方便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要求一共有几只猴子,也就是将这边的3只猴子和那边的2只猴子怎样呢?
生:合起来。
方案二
学生回答是用加法来算的。师:这位同学知道的真不少啊!是的,要求一共有多少只猴子,也就是把3只猴子和2只猴子合起来,
师:好,现在我们就把它们合起来。
(黑板演示合的过程)
师:老师用1个正方形表示1个小猴子,那树上的3个小猴子要怎样表示?
生:用3个正方形。
师:那河边的两个小猴子呢?
生:用2个正方形表示。
师:把3个正方形和2个正方形合在一起数一数一共是几个?同学们一起大声说,把3和2合起来是几?
生:5
师:把3和2合起来是5可以用一个算式表示,谁能说一说?
师:哦?你来说一说
生:3加2等于5
师:你知道的可真多,把3和2合起来就用3加2等于5,前面写3,后面写2,合起来用“+“,写在3和2中间。这个符号,就叫加号。(强调加法算式在田字格中的书写规范)
黑板出示:3+2=5加号
师:谁来一读这个算式?(生试读)
读作:3加2等于5。跟老师读一遍。
女生来一遍,男生来一遍。
师:表示3个猴子和2个猴子合起来一共是5个猴子。谁还能像老师一样给大家说一说?
生:3个猴子和2个猴子合起来一共是5个猴子。
师:哎呀。这位同学说得真完整,谁还能像他一样呢?
生:3个猴子和2个猴子合起来一共是5个猴子。
师:结合图片,谁来说一下,这个算式中的“3”表示什么意思?
生:树上的3只猴子
师:“2”表示什么意思?
生:河边的2只猴子。
师:加号什么意思?
生:加起来。。。合起来的意思
师:5表示什么意思?
生:一共有5只猴子
师: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求一共有几只猴子”就是把树上的猴子和河边的猴子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板书加法
3、巩固练习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加法。送走了淘气的小猴子,我们又迎来了可爱的小鸟。(出示小鸟部分)前面的小鸟飞的可真快,后面的小鸟都追不上了,谁能快速的告诉我,前面有几只小鸟?后面有几只小鸟?
生:前面有5只小鸟,后面有1只小鸟。
师:一共有几只小鸟呢?
生:6只。
师:5只小鸟和1只小鸟合起来一共是6只小鸟。谁还能像老师这样完整地说一说?
生:5只小鸟和1只小鸟合起来一共是6只小鸟。
师:谁还能说一说?
生:5只小鸟和1只小鸟合起来一共是6只小鸟。
师:哦,意思大家都明白了。
师:拿出自己手里的小棒摆一摆,有信心吗?
学生取出小棒,摆5和1合起来的过程。
师:老师发现咱们班同学们都已经摆完了,老师想找一位坐的最端正的同学到前面来演示给大家看看。
学生上台演示的同时说一说5和1合起来一共是6.
师:你能不能用我们刚才学过的加法算式表示一下呢?
生:5+1=6.
4.拓展练习
白板显示桃子
师:一共有几个桃子呀?怎样列式?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方法?
师:小朋友可以用手中的小棒来摆一摆,再列算式算一算,看谁想的办法最多?
师:好,现在我们来看一下你都找到了多少种不同的方法呢?
老师根据学生的答案有规律的书写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7。
师:对呀!因为这些所有的算式都是解决同一个问题:一共有几个桃子。
师:再请同学们横着观察这些算式,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前面2个数位置换了。
师:你发现了吗?它们的位置换了,但是得数怎么呢?
生:得数不变。
三、练习
课本31页的自主练习1——3题
1、基本练习:自主练习第1题
2、看图说话:自主练习第2题。(师引导学生看图说话,把条件和问题说完整)。
3、学生自己编题。(让学生自己模仿第2题,编加法应用题)
四、小结
师:同学们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什么知识了呢?
2018-2019学年三数(三年级数学)上册备课组教学总结
小学数学老师的读书笔记 读《简单教数学——一个特级教师的小学数学教学智慧》有感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问题》数学教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数学教学备课组工作总结
北京版六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数学教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质数和合数》数学教案
五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评课稿
北京版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数学教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通分》数学教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教学备课组工作总结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数学教案
教学小论文 以口算训练促数学计算能力的提高
四年级数学老师期中考试反思 在反思中前行
北京版三年级下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
2018-2019学年五数(五年级数学)上册备课组教学总结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约分》数学教案
《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读书笔记
六上数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测试质量分析
小学一数上复习计划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减法》数学教案
北京版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数学教师个人教学工作小结
北京版三年级下册《对称》数学教案
2019年度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平行线》数学教案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数学教师个人优秀工作总结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北京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数学教案
2018-2019学年二数(二年级数学)上册备课组教学总结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