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经验篇:巧用信息技术激起思维火花范文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教学经验篇:巧...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小学数学教...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篇:巧用信息技术激起思维火花范文

2016-10-28 收藏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篇:巧用信息技术激起思维火花范文

2014年12月11日摘要: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数学教师必须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本文就如何开展数学教学和信息技术教学的整合作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课堂教学;整合

在信息技术已经走进课堂的今天,如何整合利用好多媒体辅助数学课堂教学呢? 我认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抓住最佳教学时机,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上好一堂数学课。

一、用在导入新课时,创设情境,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数学课本呈现知识缺乏动感、枯燥无味,小学生生活经验又少,自控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那么,如何才能将学生的全部注意力吸引到学习新知识上来呢?这时,如果能利用多媒体教学来营造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以导入新课,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在讲“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一课时,教师首先电脑出示 :两只动物在争着比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大小,老师请同学们当裁判。

师:小兔子和小山羊谁开垦的面积大?

(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比较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大小?老师让学生汇报各组讨论的方法)

生:可以重叠、数方格、分别求出各自面积的方法。

师:这几种方法哪一种更具有适用性?

生:(讨论得出)分别求出它们的面积这种方法最好。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

这样在讲授新知识之前,通过有趣的故事画面创设问题情境,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生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亲自感受数学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始了新知识的学习。

二、用在学习新知时,化静为动,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降低教学难度

教学手段要为教学目的服务。从具体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出发,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直观、形声结合、视听并举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仅能优化教学过程,而且能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

如: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时,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从亮点向右射出一束直线,使学生看后马上就能悟出射线是怎么形成的;用不同色彩分别在射线上闪烁出第二个亮点和两亮点间的一部分,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将左边一个端点向左延伸,就形成一条直线;将直线向左右两边适当延伸后,问学生直线还可以向两边延伸吗?引导学生想象出直线无限长、不可度量、没有端点。

通过这样直观教学,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活起来,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形象,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置学生于所创设的情境中,使学生较容易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获得正确、清晰的几何概念。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三、用在学生思维遇阻时,以利于学生形成丰富的表象,完成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理解后的愉悦是认知活动完成后产生的精神享受,这种通过努力获得成功后表现出来的情感是学生学习情感的高级形式。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会遇到困难,思维受到阻碍,这时利用多媒体适时巧妙的演示,通过诱导、点拨,使学生沟通遇阻的思维,从而突破思维障碍。

如在“相遇问题”教学时,用速度和乘以两物体同时行走的时间,求路程和。比较抽象,学生难于接受,思维容易受阻。如果用课件显示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5分钟相遇的画面;然后用线段图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和;接着显现两人每分钟所走的路程,并把它们合并成一条小线段,即速度和。走了5分钟,有5个这样的小线段,它们的总长度也就是两人所走的路程和。我们无需更多的语言,只借助计算机将不易表达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这种传递又是那么有吸引力,有启发性,使学生丝毫感觉不到由于思维产生的障碍给他们带来的心理压力,反而,却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

四、用在揭示规律时,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较系统的认识

我们的教材在揭示一些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时,一般把推导过程分成:教学材料、实验或思考、数学结论三个层次来表述。在教法设计上,这时如果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想方设法把导出公式的抽象逻辑思路,变成学生的“可见”思路,

例如:“园的面积”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用红色曲线表示圆周长,用蓝色线段表示半径,用黄色表示面积;多层次的将一个园等分成8、16、32、 64……,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一个园分成很多的扇形,等分的分数越多,小扇形就越接近等腰三角形,围成的那条封闭曲线就越接近直线,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进一步想象:如果等分成无限份,就一定能拼成长方形;比较得出: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π r),宽相当于圆的半径;推理: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推出圆的面积公式(πr)。

这样的动态显示,步步引导,环环推进,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化圆为方”的深刻表象,有助于实现由感知----表象----抽象的心理转化。

五、用在课堂小结时,以帮助学生能学以致用,发散思维

一堂好课,不仅需要有好的开始,还要有完美的结尾,“善始”还须“善终”。如果说引人入胜的导课艺术产生“课伊始,趣即生”的效果,那么,巧妙的结课艺术则能达到“课虽终,意未尽”的境界。一堂课的最后几分钟正是学生大脑疲劳,注意力最易分散的时候,这时,如果老师善于利用多媒体来组织教学,就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重新进入活跃状态。

如:在教学“归一两步计算应用题”一节课的末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这样一个情境:动物王国举行了一次数学竟赛,出了这样一道题,小松鼠到森林里采果子,她3天采了12背篓,照这样采下去,21天可以采多少背篓?同学们很快列出了算式:12÷3×21。这时计算机中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可是小熊列了这样一个算式:12×(21÷3),裁判员小猴子给打了一个“×”,引起了小熊的强烈不满,聪明的小猴子一时没了主意,因为他自己也搞不清是对还是错。同学们,请帮帮小猴子,好吗?这样通过多媒体的演示以及抑扬顿挫的声音的渲染,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问题的解答中。

六、体验成功,强化学习动机

借助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精细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进行人机对话,可以使不同程度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使每个人都能够获得“成功”的快乐。例如:在巩固学习笔算乘法和笔算除法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翻画游戏,做对一题,就出现一部分画面,并伴有老师的录音“恭喜你,你真棒!”。做错了,会出现一个小孩很难过的样子,并发出低沉的声音表示再动脑筋,如果学生不做选择,就再次出示本题,直到学生做对,给予表扬并翻出画面;如果学生需要帮助,则将本题方法渐进提示,帮助学生完成。每组题全部作对,就会出现伴有悦耳声音的图片。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速度完成了这个游戏,他们都得到了赞扬,都取得了成功,每个人都高兴的不得了。久之,他们就会将这种成功的喜悦化为学习的动力,把数学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强化了学习动机。

结束语:

总而言之,二十一世纪,是数字化信息时代,是充分展示学生品质的时代,数学的课堂教学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形成把书本知识与社会信息通过电脑有机的结合,从而实现传授知识与自我探索知识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未来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给课堂教学带来从形式、内容到教学模式的变革。教师只要适时、适度、适当地运用新的教学媒体,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课堂就能焕发出勃勃生机。7:51:23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