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逗”于数学教学中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融“逗”于数学教学中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融“逗”于数学教学中

融“逗”于数学教学中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融“逗”于数学教学中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融“逗”于数学教学中相声是我国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说、学、逗、唱是相声演员的四项基本技艺。许多人之所以爱听相声,是因为相声能逗大家乐,使人们在乐的氛围中得到娱乐和某种启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也能融入相声中逗的艺术,那么就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做到寓教于乐,使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逗在课前

兴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形成智能的重要动力。所以,课前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次上课前,我发现班上学生不知什么原因,个个没精打采,课堂气氛沉闷,这时我并没有急于上课,而是出了这样一道题:王师傅5小时加工80个零件,李师傅5小时加工60个零件。问:哪位同学能给这道题提一个问题?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王师傅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有的说:李师傅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也有的说:王师傅每小时比李师傅多加工多少个零件?我说:这些问题都没有错,可这些问题都不是我想要得到的。此时,学生都感到很茫然:到底要提什么问题才符合老师的要求呢?于是我又说:我要提的问题比你们提的难多了,谁能告诉我,王师傅和李师傅哪个是老师傅?哪个是小师傅?我这一逗,教室里立刻沸腾了起来,有的学生说,因为在同样的时间里,王师傅加工的零件多,老师傅做得快,所以王师傅是老师傅,李师傅是小师傅;有的说不一定,老师傅年龄大了,做得比较慢,而小师傅精力旺盛做得快,所以李师傅是老师傅,王师傅是小师傅。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此时,我的目的已达到,就说:同学们,你们回答得都有道理,到底哪个是老师傅,哪个是小师傅,只有王师傅和李师傅知道,我们大家都不知道。通过上面这一番逗,调节了学生的心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融洽了师生间的关系。

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师生间有了了解,有了融洽的关系,才能在教与学上产生共鸣。一次我到外地借班上课,上课前,觉得这班学生都很紧张,为了缓解这种情绪,圆满上好这节课,上课前我先跟学生逗了一番。我说:今天杨老师给同学们上课,上课前,我要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会笑吗?对于这个既简单又滑稽的问题,学生都感到诧异、可笑,他们齐声说:会笑!我又追问一句:能不能笑给我看看?听了这话,学生都忍不住大笑起来。这一笑,消除了学生心理上的紧张,学生感到我这位老师很和蔼也很幽默,便轻轻松松地上起了课。

二、逗在课始

课始,学生的注意力还不能从课间活动中转移到课堂学习上来,教师可以灵活运用逗的方法,设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上来,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例如教学时、分的认识时,在课的开始,教师对学生说:今天,我要给同学们猜一个谜语。一听说要猜谜,每个学生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到要猜的谜上来了,哥哥长,弟弟短,弟弟跟着哥哥转,哥哥跑一圈,弟弟走一格。于是,谜语一出,学生就各说不一,展开了积极的讨论。这时老师拿出一个有时针和分针的钟面,对学生说:同学们看一下,刚才谜面上的哥哥是不是这根长针,弟弟是不是这根短针?那么哥哥、弟弟在钟面上叫什么呢?它们是怎么走的?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今天这节课就来学习有关方面的知识。这样一逗,为新课的学习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一种积极思考的状态中。

三、逗在课中

一节课四十分钟,小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不能持久,课中充分发挥逗的功能,使学生的注意力不断涌起和保持下去。义务教育教材第五册(人教版)中长方形周长的教学,没有把(长+宽)2这个公式列出来,而是举出三个学生分别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即:(1)长+宽+长+宽;(2)长2+宽2;(3)(长+宽)2;然后讨论这三种方法中哪种解法简便。我在教学这个知识点时,觉得这三种方法中,除了第一种方法比较麻烦外,其它两种解法都较简便。但为了让学生的注意力再集中起来,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问话:同学们,这三种解法中你们喜欢哪种解法?只有两个学生说喜欢第一种方法,其他学生都喜欢第二种或第三种解法。又问:喜欢后两种方法的同学,你最喜欢哪种方法?有的说喜欢第二种,有的说喜欢第三种,各持己见。这时,我首先对这两种方法给予肯定,接着说:你们都有了自己最喜欢的方法,你们想不想知道杨老师最喜欢哪种方法?我逗出这句话后,学生又议论起来了。我微微一笑,装作很神秘的样子说:我最喜欢的是------第------三种解法。刚才说喜欢第三种解法的学生都高兴了起来,把课堂教学又一次推向高潮。接下来,把自己喜欢第三种解法的原因作一补充说明。这样处理,既起了导向的作用,突出了教材的意图,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融“逗”于数学教学中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融“逗”于数学教学中 四、逗在课尾

一堂课临近尾声时,学生注意力较分散,心神不够宁静。此时,教师的课堂练习要有趣味性,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在教学除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这节内容时,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在课的结尾安排了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式练习:

小红:某地猪肉价格每千克14元,小王要买12千克,要用多少元?

小芳:总产量单产量=数量

小明:汽车8小时行336千米,每小时行多少米?

小刚:单价数量=总价

小林:张叔叔4小时可装订48本书,平均每小时装订多少本书?

小伟:工作总量时间=工效

小军:红红家今年种了14棵桃树,共收桃8120千克,平均每棵桃树收多少千克桃?

小平:路程时间=速度

指着以上练习,我说:左边的几个同学给他们的好朋友出了几道题目,他们的好朋友也很快列出了关系式。请你们找一找,哪些同学是好朋友?很快,学生找出了小红和小刚、小明和小平、小林和小伟这三对好朋友。我接着问:小红、小明、小林都有了好朋友,那么小军的好朋友又是谁呀?有的学生不加思索地回答:是小芳。有的说不是,各抒己见,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发现小军出的这道题的关系式应该是总产量数量=单产量,所以小芳不是小军的朋友。这时我趁势问:哪位同学愿意做小军的朋友?学生纷纷举手,说出了正确的关系式。以游戏的形式作为这节课的结尾,又一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本节课又掀起了一个小小的高潮。

总之,不管是相声中的逗,还是课堂教学中的逗,逗的艺术实际就是语言的艺术。借逗来激发兴趣,让兴趣为学生在课上保持注意力的集中。这样的课,教师上得轻松,学生学得主动。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