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P85~86页,及第88~89页的第3~6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
2、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天平和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3、 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时间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时间生活中非常有用的。
教学重点:
1、 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
2、 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时间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人新知
1、拿出一本数学教课书,和一只笔,提问:哪个重有些?
2、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让学生掂一掂,然后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样的感觉。
3、从刚才的实践得出结论:物体有轻有重。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
二、观察、操作领悟新知
1、出示主题挂图,物体的轻重的计量。观察主题挂图。
(1、)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幅图画的是什么?
(2、)这幅图中的小朋友和阿姨在说什么?
(3、)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我们现在来交流以下好吗?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单位来表示。
(4、)在学生说的同时,老师拿出有准备的东西展示。
2、克的认识。
(1、)提问: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质量,你们知道1克、1千克各有多重吗?要知道物品的质量,应该怎么办呢?
(2、出示天平,简单介绍天平的结构,并说明使用方法。
(3、)将一个2分皮放在左边盘内。1克砝码放在右盘内,让学生观察。
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个2分皮重多少克?板书:克
(4、)1克有多重?我们来掂一掂好吗?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实践调查入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找一找等学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了克。
3、千克的认识。
(1、)出示盘称。大家认识这称吗?
(2、)看看盘称的使用方法。现在要称1千克的水果或蔬菜,谁能当售货员来称一称?
(3、)现在先掂一掂自己的书包有多重?估计有几千克,然后用称一称。
(4、)刚才大家都说了,一袋盐中农500克,那两袋呢?
(5、)板书:1000克
1000克和1千克比较,请同学们猜一猜,谁重?
板书 1000克=1千克
齐读:1000克=1千克
三、效果测评。
1、完成教材第88页第3题。
2、完成教材第89页第4题。
3、完成教材第89页第5题。
4、完成教材第89页第5题。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数学2016年高考二轮复习用样本估计总体专题检测
听课反思 《有趣的平衡》听后记
小升初数学小数的知识点复习
苏科版初三下册数学第6章知识点:抛物线的性质
小升初数学几何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练习《立方根》
2015-2016学年高二文科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分析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小数除法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知识点
2016小升初数学运算定律的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第七单元
2015-2016学年高三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解析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速度、时间、路程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点:整数、小数
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练习题:第二单元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厘米、分米、米》
2016年春小学三年级(1)班数学教学计划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随堂训练:立方根
2016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一定要拿下中低档题
初一下册数学第七章知识点归纳: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解析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与三位数相乘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知识点
2015-2016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一次函数知识点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圆形的面积基本概念
2016年春小学一年级(2)班数学学困生辅导计划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知识点:平面直角坐标系
九年级下数学第6章知识点归纳: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式
新人教版初一下学期数学知识点:第七单元
2016年九年级下册数学第六章知识点: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总结高考数学二轮复习对数函数的性质与定义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