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连加连减》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连加连减》教学设计课题:连加连减
教学要求与策略方法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经历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连加、连减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并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清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策略与方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熟练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并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连加、连减的课件 小棒 三角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课件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意。
二、探究体验
1、学习连加
师:谁能说说你在图中都看到了些什么?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原来。。。先。。。又。。。)
板书问题: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
一共是什么意思?怎样列式?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1+2+3=6
先用一只手遮住+3,让学生算1+2=3(板书3),再用手遮住1+2,提示用3+3=6(板书6)。
说明象这样连着加就叫连加。板书:连加
2、学习连减
师: 出示课件(飞机图),让学生看图上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看看图吧。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连加连减》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让学生自由观察并自主说话。(原来。。。先。。。又。。。)
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引导学生围绕还剩几架?这个问题加以解决。使学生明确:先飞了1架用减法,又飞了2架还是用减法。
教师根绝学生的汇报适时板书:连减 5-1-2=2(自主探索连减两次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3、归纳小结
象这样用三个数(有时更多)连着相加或者连着相减的计算方法就是连加和连减。
4、完成72页的做一做
引导学生说清图意,再让学生自己用小棒、三角图片摆一摆,得出结果后,再填数。
三、巩固应用
1、举例: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连加连、连减呢?
学生自由回答,对敢说能说的学生要多表扬,对想说却有顾虑的学生要多鼓励。
2、完成练习十一的第1、2、5题。
引导学生看懂图意,自主解答。
板书设计:
连加 : 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
1+2+3=6 (只)
连减: 还剩几架? 5-1-2=2 (架)
设计意图: 以生动活泼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顺序。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的思维,利于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自主探索连加、连减 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摆一摆,使其熟练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通过自主练习,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一年级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大家都在看
小学数学如何复习
2015届新教师最新定海区培训心得
小学数学第二次集中培训反思(体会和建议)
教师课后随笔《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低年级段教学感悟随笔之口算
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的应用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小学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老师参加培育站暑期研训活动有感文章
读《教师的20项修炼》有感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小学数学论文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教后记
教师随笔之为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而时刻反思文章
"数学课堂也美丽"数学课堂不在枯燥
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论文
2010年度末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教师总结4
独立思考,你让孩子做到了吗?----在小学数学评课时发言文稿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心得批改作业的技巧文章
2015届新教师第一次培训感悟心得
新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德育工作总结感悟
师德师风学习随感
教学失败案例:她的离开促使我检讨
小学数学论文《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的思考》
听《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听课心得体会篇
2014届新教师第四期培训反思文章
小学六年级数学老师应该怎么轻松教学个人经验分享
2010年度末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教师总结1
教师随笔之新教师培训的体会及建议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之教后反思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期数学培优补差工作总结
2010年度末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教师总结5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