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数学《几和几》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数学《几和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识目标:掌握4、5的分解与组成,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有序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3、思想目标:渗透相对性的观点。
教学重点:掌握4、5的分解与组成,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难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准备:小圆片、小棒、投影机、纽扣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一起做个游戏好吗?老师手里有4颗纽扣,把4颗纽扣分成两份,猜一猜,左手里有几颗?教师把右手放在身后。学生猜,猜对的回答是根据什么猜的。那么为什么猜不对呢?
二、新授:
1、质疑:那么有什么方法玩这个游戏才能正确知道答案一定是正确的呢?(学生讨论,说自己的想法)从而引入要把数分解。
2、动手分一分:教师出示4个圆片,把4个圆片作为一个整体,把它分成两份,每份都有圆片,有哪些分法呢?(学生动手分一分,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分法)
3、汇报学习情况:指名学生上来摆一摆,边摆边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 。
4、动动脑:说说自己还有什么方法来分数(如用手势、用事物表示等) 。
5、引导学生将图片抽象成数字,4可以由几和几组成?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6、再一次玩刚才的游戏,指名回答。(答案有多种,体现学法多样化)。
7、读一读:4的分解式,边读边做手势(想一想,如果先说部分,再说整体应该怎么说?) 。
8、玩猜一猜游戏:教师两只手分别拿纽扣,让学生看见其中一只手里的数目,并告诉学生总数,猜一猜另一只手里有几颗纽扣?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9、自学5的分解式: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按照学习4的分解过程,摆一摆,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的学习方法学习。
10、汇报学习情况:要求每组都要说一说。
三、练习:
1、师生拍手说数的组成,同桌两人做这样的拍手练习。
2、课本做一做及练习二第8题,再指名回答。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北师大版八上 6.1 函数 4
北师大八上 4.2平行四边形的判别(2)
北师大八年级上4.4正方形习题课
北师大八上4.8 中心对称图形swf
北师大八上4.8 中心对称图形swf2
北师大八上 4.2平行四边形的判别(二)
北师大上4.3 菱形4
北师大上4.3 菱形1
北师大版八上5.1确定位置(3)
北师大八年级上 平面直角坐标系(二)
北师大八上4.8 中心对称图形 ppt
北师大版八上 6.2 一次函数 2
北师大版八上5.3变化的鱼3
北师大版八上5.1确定位置2
北师大版八上5.3 变化的鱼2
北师大上4.3 菱形5
北师大八上4.7 平面多边形的密铺6
北师大版八上5.2 平面直角坐标系(2)
北师大八上4.5 梯形1
北师大八年级上 8.1平均数 1
北师大八上 4.2平行四边形的判别(1)
北师大版八上5.2坐标1
北师大八年级上4.4矩形、正方形
北师大版八上5.1位置的确定
北师大八上4.8 中心对称图形swf3
北师大版八上 6.1 函数 3
北师大版八上5.3变化的鱼4
北师大版八上 6.2一次函数3
北师大八上 4.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
北师大上4.3 菱形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