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班上有64位同学,身高都有一些微小差异。让他们排成8行8列的方阵。如果从每一行8位同学中挑出一位最高的,那么在挑出的8位同学中一定有一位最矮的同学A。让这些同学回到各自原来的位置站好后,再从每一列8位同学中挑出一位最矮的,那么在挑出的8位同学中一定有一位最高的同学B。且假定A与B是不同的两个人,你看他们谁高?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但要做出满意的回答,却需动动脑筋。首先遇到的问题是A、B两位同学的位置无法确定,更何况64人排成8行8列的方阵,其排法又何止万千!
但是,问题真的那么复杂、那么难以解决吗?数学的方法可以为你帮很大的忙。
A、B两位同学在方阵中的位置,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l)A与B在同一行。
这时,A是从这一行中挑出的最高的,所以A比B高;
(2)A与B在同一列。
这时,因为B是从这一列中挑出的最矮的,所以还是A比B高;
(3)A与B既不同行,也不同列。
如下图所示,我们总可以找到一个A所在的行与B的在的列相交的位置,假定排在这个位置上的是同学C,则按题目的规定,A比C高,所以仍然是A比B高。
综上所述,不论哪种情形,A总比B高。
问题竟如此轻松地解决了!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将给你留下难忘的印象。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分类的方法,其实质就是根据题设的条件,把该问题所要讨论的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适当地划分为若干部分,然后对各个部分分别进行讨论,最后把问题解决。
高中数学说题示例
给学生舞台他定能绽放异彩
以四上“数学广角”为例谈利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数学模型的建构能力
“随机抽样”教学设计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1课时)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教学设计)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学设计(2)
圆的标准方程(1)
球的体积和表面积(教学设计)
以生为本收获无限精彩
《圆的标准方程》的说课稿
集合与函数概念
感悟有效课堂的“精彩对话”
随机事件的概率(第一课时)
课题: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教学设计
《有趣的平衡》教学设计
点到直线的距离说案
基于APOS理论的函数概念教学设计
《等量代换和简单的几何证明复习课》教学设计
函数的应用第二学时
都是张数惹得“祸” ──也谈《烙饼问题》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1课时)
“古典概型”教学设计(1)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四则运算》教学设计
《比和比例复习课》教学设计
《统计与概率复习课》教学设计
探秘粗心背后隐藏的真谛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学设计(3)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样体现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