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30
收藏
压轴题难度有约定:历年中考,压轴题一般都由3个小题组成。第
(1)题容易上手,得分率在0.8以上;第
(2)题稍难,一般还是属于常规题型,得分率在0.6与0.7之间,第
(3)题较难,能力要求较高,但得分率也大多在0.3与0.4之间。近十年来,最后小题的得分率在0.3以下的情况,只是偶尔发生,但一旦发生,就会引起各方关注。控制压轴题的难度已成为各届命题组的共识,“起点低,坡度缓,尾巴略翘”已成为上海数学试卷设计的一大特色,以往上海卷的压轴题大多不偏不怪,得分率稳定在0.5与0.6之间,即考生的平均得分在7分或8分。由此可见,压轴题也并不可怕。
压轴题一般都是代数与几何的综合题,很多年来都是以函数和几何图形的综合作为主要方式,用到三角形、四边形、相似形和圆的有关知识。如果以为这是构造压轴题的唯一方式那就错了。方程与图形的综合的几何问题也是常见的综合方式,如去年中考的第25
(3)题,就是根据已知的几何条件列出代数方程而得解的,这类问题在外省市近年的中考试卷中也不乏其例。动态几何问题中有一种新题型,如北京市去年的压轴题,在图形的变换过程中,探究图形中某些不变的因素,它把操作、观察、探求、计算和证明融合在一起。在这类动态几何问题中,锐角三角比作为几何计算的一种工具,它的重要作用有可能在压轴题中初露头角。总之,压轴题有多种综合的方式,不要老是盯着某种方式,应对压轴题,决不能靠猜题、押题。
分析结构理清关系:解压轴题,要注意它的逻辑结构,搞清楚它的各个小题之间的关系是“平列”的,还是“递进”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如去年第25题的
(1)、
(2)、
(3)三个小题是平列关系,它们分别以大题的已知为条件进行解题,
(1)的结论与
(2)的解题无关,
(2)的结论与
(3)的解题无关,整个大题由这三个小题“拼装”而成。又如2007年第25题,
(1)、
(2)两个小题是“递进关系”,
(1)的结论由大题的已知条件证得,除已知外,
(1)的结论又是解
(2)所必要的条件之一。但
(3)与
(1)、
(2)却是“平列关系”,
(1)中,动点p在射线an上,而
(3)根据已知,动点p在射线an上。它除了可能在射线an上,还可能在an的反向延长线上,或与点a重合。因此需要“分类讨论”。如果将
(1)、
(2)的结论作为条件解
(3),将会使你坠入“陷阱”,不能自拔。
北京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教学实录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北京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存款方案》教学设计
北京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基础练习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教学反思
北京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基础练习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和小数、分数的互化》教学反思
2016-2017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北京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购物中的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北京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评课稿
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学案例与反思
北京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和小数、分数的互化》教学反思
2016-2017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课后训练题:《小数乘小数》
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数学积的近似数练习题精选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购物中的数学》教案
北京版数学六上《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教学反思
北京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教学反思
北京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购物中的数学》教学设计
北京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教学设计
北京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同步练习
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辅导: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上《存款方案》教案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购物中的数学》说课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课堂实录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实际问题》教案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实际问题》同步练习
北京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和小数、分数的互化》讲义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整数课后练习题:第一学期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