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2017中考数学_名师指点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攻克2017中考数学
首页>学习园地>名师指点>攻克2017中考数学

攻克2017中考数学

2017-03-28 收藏

  第一招:知己知彼,2017考试说明有什么变化?

  2017年数学考试说明已经公布,今年中考数学的考点和题型方面有哪些变化?三位名师上神就考试说明做了深入研究,周老师用了八个字概括:稳安当头,适度调整。

  1、变化。今年的试卷结构依然是数以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分别占52%、38%和10%。考试内容包含五个方面,数以代数,空间与图形,图形的变化,图形与坐标,统计与概率。“稳安指的是题型结构没有变化,共26道题,其中选择题12道,填空题6道,解答题8道。适度调整指的是对于2016年考试说明,考试内容删除了3点,题型示例有变化(9处),分值分布略有调整。”周老师对考试说明的变与不变做了概括说明。

  2、增减。既然有删除有变化,考生又应该注意些什么?谭老师表示,对于删除的点可忽略,而变化的点则值得注意。一是二次根式的估计值方面,如果以选择题出现则难度不会太大,如果以应用题出现(如23题),则要引起重视;二是三步概率,一般以填空题出现就不难;而较大变化则是平行线的性质求角,这就意味19题和25题除了考查全等证明和线段长度计算外,还可能考查角度的计算。

  3、分值。而对于大家最关心的分值问题,张老师说:“分值上有一些小的变化,原来25题12分,现在变成了10分,就是把这2分加到了19、20题上面”。

  不管是沿袭还是有变,三位老师均觉得今年中考数学难度是有所下降的。张老师通过分析认为,把以前压轴题的难度分分放到了送分题的基础题,且中等题目难度也有所下降。这对于数学不那么拔尖的同学应该算是个利好消息吧。

  第二招:有的放矢,怎样开展针对性的复习冲刺中考?

  经过第一轮的基础复习,根据考试说明,接下来的时间里如何开展有针对性复习,名师们也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为中考“小仙们”助攻。|

  1、周老师的实战“七步杀”

  经过在平时教学中的经验总结,周老师总结的复习建议简直“字字珠玑”,数学没有捷径,唯有一步一个脚印:“回归教材,夯实基础知识;重视课堂,启迪思维能力;反思错题,寻找薄弱板块;分分计较,强化答题规范;定时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因材施教,找到成功经验;心理疏导,树立个人信心”。

  2、善于总结,培养习惯,谭老师更强调细节

  可能跟女性天生的细腻有关,谭老师的教学不但重实践,连细节也不放过。针对后期的复习,谭老师认为同学们应该通过串连、并联、对比、类比,把整个课本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其次对解题方法和技巧上进行提炼总结,善用图表法、设问法、排除法等方法;三是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经验,还要锻炼心理素质;最后还要对作业、书写习惯的训练,养成审题、书写工整、检验的好习惯。

  3、加强训练、关注时事,张老师讲究活学活用

  张老师对两位老师的方法也深表赞同,并建议同学们在后期做好模拟训练、专题训练、辨识训练、错题训练,由全到面,查漏补缺。此外,张老师还提出同学们在总结学习方法的同时,还注意方法的延伸,活学活用,在应试技巧上要做到先易后难,把基础分抓牢。“同学们后期还应关注生活、关注时事,因为重庆中考题每年都会参入重庆元素,比如去年猪肉涨价和函数的不等式结合。”张老师补充说。

  其实,每个老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每个同学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适合自己最重要。但是从三个老师的复习方法来看,都强调了专题训练、错题训练、方法的总结、心态的调节,还有谭老师强调的书写细节,张老师提醒关注时事,都是实实在在的方法论,考生们也应该引起重视哦。

  第三招:强大后盾,家长如何正确的助考?

  中考是孩子的大事,家长们的紧张程度一点都不亚于考生,都在怎么为孩子出一份力,对此,三位老师也是有话要提醒家长们,为考生当好后盾最重要。

  周老师认为家长们首先在饮食上要均衡、清淡,其次是学习数学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孩子在解不出题的时候,家长们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着急,还要注意疏导孩子的情绪,多鼓励孩子,不要给孩子增加压力。

  而谭老师则认为家长们应该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忌唠叨、忌许愿、忌攀比,别过分关注孩子的成绩。其次细心的谭老师还强调家长们要注意提醒孩子带上考试工具,考试时不要吃得过饱,因为太饱会抑制大脑的思考。

  张老师觉得家长们在近段时间应该减少应酬,多陪伴孩子,不要在家里娱乐活动;其次是做好督促工作,不仅要督促作业,也要进行体育锻炼(体考);最后在后期还要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要孩子在白天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第四招:加强操练,如何学好初中数学?

  数学很重要,大家都有这个共识,而很多孩子则是小学成绩还挺好,一到初中就不行了。对于初中的数学学习,三位老师认为初中数学的难点是初二出现的几何、函数以及几何和函数的综合,这是一个分界线。那该怎样去攻克这个难题呢?三位老师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1、发现数学的美

  数学是美的,周老师的话颠覆了数学固有的死板概念,“数学有美的符号、美的形状,要学好数学首先得引发兴趣”。而针对初中数学的难点,周老师也有自己的经验。添加辅助线最重要的是还原图形,比如25题考的话不外乎是对称性、旋转性、平移性,而平移考得少一点,主要是对称和旋转,而旋转难一点的就是旋转中心不共点,在这两个旋转图形的外面,只要抓住这两个就很容易找辅助线。

  2、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

  谭老师谈到孩子们在接触动态几何与函数动态性结合时问题就很大,而且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动与静之间的关系,所以这就要求孩子们对几何运动过程有一个清晰、明了、完整过程的认识,然后挖掘动与静的内在关系,在动中寻静,然后找到它的变化规律,从而解决问题。

  3、积累,数学难点也正是考点

  “整个初中阶段学生觉得比较困难的,当然也是考试重点”,张老师指出去年中考的18题、25题、26题就体现了几何、函数以及两者的综合,“要做好这几道题给大家几个建议”,一是平时收集基本图形,比如蝴蝶形、求和最短、差最大;其次注意收集对几何求平行线的方法,比如平行线、对称,点到直线的距离等。还有辅助线也需要大量积累。

  第五招:承上启下,如何进行初高中衔接完美过渡?

  数学的阶段性很明显,扛过初中,还要在高中继续“受虐”,对于初高中衔接问题,三位老师均指出初中弱化的数学板块在高中却加大了应用,这也是很多学生高中数学变差的原因,老师们也分别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初中数学更多的是逻辑思维,而高中则是抽象思维”,谭老师指出了初高中数学最根本的实质,随着知识内容增多、课堂密度增大,同学们应该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在高中也不能忘了积累,错题集、例题集、解法集很有必要。张老师则很形象的一语道破:“小学抱着走,初中牵着走,高中自己走”,因为高中知识面广、难度大,对学生要求也应该更高,学生更应该学会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此外,周老师建议不但要在思想上“承上启下”,还应该在学习方法上进行归纳总结,转变思维。

  第六招:有问必答,来找找有没有你想问的问题呢?

  因为老师们抖出太多干货,直播也吸引了很多网友留言互动,纷纷向老师们请教,老师们也都一一作答,很多方法论都在这些问题里了哟。

  问:粗心、审题错误、一错再错,怎么破?

  答:图表法审题,读懂概念,答题规范,检验。

  问:答题顺序?

  答:先易后难。

  问:题海战术可行吗?

  答:题海战术很有必要,但是要精练、巧练,找针对性、代表性的练,举一反三。

  问:题不会做怎么办?

  答:不要害怕不会做,做错,这样老师才会发现问题所在,才能因材施教。

  问:对数学没有信心?

  答:一步一步帮助学生把信心“拣”起来,图表法(周老师的私藏绝招,直播中找答案,一般人不告诉他)

  问:有哪些应用口诀?

  答:直角圆规量角器,平面直角坐标系(周);首平方尾平方,积的两倍中间放(张);大大取最大,小小取最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无解(谭)。(老师们友情提醒,不一定每个都适用,只针对个别案例,数学忌死记硬背)……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