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14
收藏
等号与不等号Ec
等号与不等号的发明权属于英国人。
1557年,数学家雷科德在他的《智慧的激励》一书中,首先把“=”作为等号,他说:“最相像的两件东西是两条平行线,所以这两条线应该用来表示相等。”他的书《智慧的激励》也因此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在数学中,等号“=”既可表示两个数相等,也可以表示两个式子相等,但无论何种相等,它们都遵循以下规则:
(1)若a=b,那么对于任何数c,有a±c=b±c;
(2)若a=b,那么b=a;
(3)若a=b,b=c,那么a=c;
(4)若a=b,那么对于任何数c,有ac=bc。
人们起初用“”和“”。表示大于和小于,英国人乌特勒首次在他的《数学入门》一书中使用了它们。另一英国数学家哈里奥特引入了现在的两个符号:>、<。他在自己的书中明确地写道:“a>b表示a量大于b量,a<b表示a量小于b量。”
不等号在数学中有着普遍应用,在使用它们时,应遵循如下原则(a、b为实数)
(1)若a>b,则b<a
(2)若a>b,那么对于任何实数c,有a±c>b±c;
(3)若a>b,c为大于零的实数,那么ac>bc;
(4)若a>b,c为小于零的实数,那么ac<bc;
(5)若a>b,b>c,那么a>c。
11-20各数的写法教案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0以内的退位减法1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学期培训讲稿
十几减5432教案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教案
用数学教案
小小信息员实践活动
8和9的认识教案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教案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20以内的加减法
6和7的认识教学设计
十几减9教案
十几减7教案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儿童乐园四课时复习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数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数教案
一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20以内的退位减法3
认识图形
20以内退位减法教案
观察与测量教学设计
位置教学设计
9加几教案2
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