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6
收藏
高一数学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练习题(带答案新人教A版必修1)
一、认知探究:指数函数 的定义,定义域,值 域,底数的范围,图象及性质.
图
象
定义 域
值域
图象过定点
随 的正负变化情况
单调性
奇偶性
二、合作探究
例1:根据下表,用描点法画出函数 的图象.
-2 -1.5 -1 -0.5 0 0.5 1 1.5 2
0.25 0.35 0.5 0.71 1 1.41 2 2.83 4
思考?函数 的图象与函数 的图象有什么关系?可否利用 的图象画出函数 的图象.
例2:下列函数中,哪些是指数函数?
(1) ;(2) ;(3) ;(4) ;
(2)函数 是指数函数,则 的范围是
例3:(1)若函数 的图象过点 ,求 的值.
(2)如图:分别是指数函数
的图象,则 、 、 、 的大小关系是 .
(3)函数 的图象过定点
变式训练:若函数 的图象不经过第二
象限,求 的取值范围.
例4 (1) 已知 ,函数 ,若实数 , 满足 ,则 , 的
大小关系为 .
(2)比较大小:
例5 (1)已知 ,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2)已知 ,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3)如果 ( , 且 ),求 的取值范围.
四、反馈练习
1.若指数函数 在 上是减函数,那么 ( )
A. B. C. D.
2.设13(13)b(13)a1,则 ()
A.aaba B.aaab C.abba D.abaa
3.若x<0且ax>bx>1,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0<b<a<1 B.0<a<b<1 C.1<b<a D.1<a<b
4. F(x)=(1+ 是偶函数,且f(x)不恒等于零,则f(x) ( )
A.是奇函数 B.可能是奇 函数,也可能是偶函数
C.是偶函数 D.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5. 下列 是 ( )
A.奇函数 B.偶函数
C.非奇非偶函数 D.既奇且偶函数
7.已知 的图象恒过一定点,则此定点的坐标为 .
8.函数 的定义域是_________.
9. 指数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 ,则底数的值是_________.
10.若函数 是指数函数,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11.函数 的定义域是 ,则实数 的 取值范围是 .
12.已知函数y=f(x)的定义域为(1,2),则函数y=f(2x)的定义域为________
13.用 或 填空:
(1) ;(2)
14.已知 ,则 、 、 的大小关系为 .
15.已知指数函数的图象过点 ,求 , 的值.
19.解关于 的不等式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小猫钓鱼》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1-4的乘法口诀》相关资料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准备课》教学反思
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8、7、6加几》评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1-4的乘法口诀》课后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6的乘法口诀》课后反思
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和图形》课后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一上《准备课》相关资料
青岛版(五年制)数学一上《妈妈的小帮手》教案
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说课设计
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同步练习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有趣的七巧板》说课稿
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5、4、3、2加几》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上册《1、2和3的认识》教案
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
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5、4、3、2加几》课后反思
青岛版(五年制)一上《妈妈的小帮手》教学实录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1-4的乘法口诀》相关资料教学建议
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5、4、3、2加几》评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课后反思
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上册《5、4、3、2加几》教学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小猫钓鱼》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上册数学《准备课》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上数学《准备课》相关资料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认识乘法》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上册《1、2和3的认识》教学反思
青岛版(五年制)一上《妈妈的小帮手》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