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苏教版二年...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2016-08-31 收藏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作为乘法口诀的起始课,本节课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乘法算式去经历1-4的乘法口诀的编拟过程,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了解乘法口诀的结构,并能初步应用乘法口诀去计算乘法。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清楚图意,然后根据几个几相加的含义列出乘法算式,最后再根据乘法算式编制乘法口诀。在编制完口诀后,我都会让学生弄清口诀中各数代表的是乘法算式中的什么数,明确各数含义,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感知乘法口诀和乘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因为说实话,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很多是已经能够背出口诀的,但是对于口诀的理解孩子的认识是并不深刻的,于是本节课我将让孩子明确乘法口诀和乘法算式之间的一种统一性作为重点。

本节课我预设到了学生在口诀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也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去正确认识。

预设解决的问题1:口诀的书写:,之前会出现部分学生用数字写口诀,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我是在书本上要求学生自己尝试编制四四()时,学生汇报时,我故意这样写四四(16),这时课堂上学生炸开了锅,于是等待教室安静下来,我请不同意的学生发表意见,没想到学生们说得有理有据,乘法口诀是中国人发明的,应该用中国汉字。瞧,说得多好呀!

预设解决的问题2:口诀中得字使用,:积大于等于10的时候就不要得,在教学中我重点拿出错例进行辨析,以一句:为了够整齐,只好牺牲得的打油诗的形式给孩子加深认识。

通过作业和练习,学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1、譬如:43=12,使用的乘法口诀是(),部分学生总会写成四三十二。在乘法口诀中有这样一个编制要求:乘数小的在前面,大的在后面。如何才能让学生明白呢?课后思量为何不用对比的方法?即出示34=12,明确各数含义编制口诀三四十二。接着就出示 43=12,让孩子尝试去编织口诀,学生肯定会编制口诀四三十二,于是这是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两句口诀,明确这两句口诀乘数一样,积一样,说清数学上规定只需要记忆一句三四十二,,让学生知道口诀中小的乘数在前。由于没有实践,也不知这个方法学生能不能接受。

2、在计算时部分学生对于乘法口诀的应用灵活度较为差,需在今后的练习中加强对学生记忆口诀和应用口诀的训练,以使他们能熟能生巧。

本节课我在教学上的疏漏点:没有给出孩子一个明确的课堂总结:乘法口诀有什么用?概括性的总结也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提升。明确: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乘法算式,我们根据乘法算式可以编制乘法口诀。

另外,由于学生们大部分已经会背诵乘法口诀表,所以编制口诀时对孩子来说其实是没有难度的。于是本节课上,我有意识的把重点放在了那些平时上课比较沉默的孩子身上。希望能让他们在本节课上认识到自己的优点,通过多表扬,激发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