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16
收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7一138页,练习三十一的第l一9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所学立体图形的名称、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教具准备:教师把教科书第137页上的图画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立体图形的认识
教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和球*。)让学生先想一想这些图形是什么形状的,然后出示准备好的小黑板。指名说 出每个图形的名称。
“各图形中的每个字母表示什么?”
“如果把这些图形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为什么?,(长方体和正方体是一类,它们的每个面都是平面;圆柱、圆锥和球*是一类,它们都有一个面是曲面。)
教师:“下面我们就分别进行复习。”
1.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师:“长方体是什么样的图形?它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长方体的6个面是什么形?”(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有什么特点?”(可以分成3组,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教师:“正方体是什么样的图形?它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
“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什么形?”(都是正方形。)
“正方体的12条棱有什么特点?”(长度全部相等。)
教师可以把上面的复习整理成下表。
教师:“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有什么关系?”(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2.圆柱和圆锥。
教师:“圆柱是什么样的图形?它有几个面?每个面各是什么形状?”(圆柱是一个立体图形,有三个面,上、下两个平面叫做底面,大小相等,另一个曲面叫做例面。)
“圆锥是什么样的图形?它有几个面?每个面各是什么形状?”(圆锥是一个立体图形,它有两个面。它的底面是一个圆,它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教师简单板书:
圆柱:3个面,2个大小相等的圆和1个曲面。
圆锥:2个面,1个圆和1个曲面。
3.课堂练习。
(1)做教科书第137页“做一做”的第1、2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进行讨
论。特别是第2题,要让学生想是怎么展开的,可能有不同的情况。
(2)做练习二十一的第1题。让学生独立思考,集体讨论。也可以课前准备类似的教具,让学生实际拼一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做练习三十一的第2题: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
(4)做练习三十一的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集体讨论。可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对说的比较好的学生要给予表扬。使学生明确:这个长方体不同的三个面的长、宽分别是10厘米、8厘米,10厘米、7厘米,8厘米、7厘米,而正方形木板洞的边长是;厘米.所以不管怎样摆,这个长方体都不会从这个木板洞中漏下去。
二、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1.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概念。
教师:“请举例说明什么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一个立体图形所有的面的面积总和.叫做它的表面积。)让学生用周围的实物举例说明。”计量立体图形的表面积用什么计量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什么是立体图形的体积?”(一个立体图形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它的体积。)
“计量立体图形的体积用什么计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三、立体图形表面积的计算
教师:“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表面积各应该怎样计算?”先让学生思考一下, 然后,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38页中间的图自己写出计算的公式。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特别要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计算公式板书在黑板上。
做练习三十一的第5题:先指名说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做练习三十一的第1题。
四、立体图形体积的计算
教师:“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各应该怎样计算?”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38页下面的图,自己写出计算公式。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圆柱和圆锥体积的汁算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计算公式板书在黑板上。
做练习三十一的第6题。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可以有意识地让做错的学生说一说,以使他们更明确是怎么错的。必要时,教师可适当演示。
做练习三十一的第9题。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让学生想一想:计算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与计算立体图形的体积有什么不同。
五、小结(略)
六、作业
练习三十一的第7、8题。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让他们思考练习三十一的第17‘题。
决战2017中考:二轮复习三层法
新中考各科名师全指导:数学 把所学知识系统化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除得尽吗?》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
名师指点2017中考数学复习八大策略
2017年中考数学锁定“三轮复习”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试题
中考生怎么样快速提高数学功力
中考数学解题方法:因式分解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3国标苏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
中考数学解题方法:配方法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教学案WORD版
2016-2017学年小学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
中考学生制定好寒假复习计划:数学分析1张试卷
名师指导:中考第一学期数学期中考该怎样应对
中考数学解题方法:待定系数法
专家指点:新中考生如何学好数学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半期(1-5单元)期中试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
决战2017中考:专家助你冲120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
2017年中考数学复习:应用问题的解题技巧
中考数学解题方法: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
苏教版精排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认数》第十单元试题
决战2017中考:历年中考数学试题的四个特点
国庆节学习计划:中考数学提高手册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