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 步 计 算 应 用 题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两 步 计 算 应 用...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两 步 计...

两 步 计 算 应 用 题

2013-07-15 收藏

两 步 计 算 应 用 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初步认识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的结构。

 

2. 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两步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会分步列式解答两步应用题。

 

3. 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能在生活化的情境中体验和感受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4. 培养学生合理选择信息,用不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和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利用已有条件找准题目中的"中间问题"。

 

教学关键

 

分析题中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一)篇头动画

 

1. 师:小朋友们,你们爱看动画片吗?

 

2. 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精彩的动画片。想看吗?会唱的一起唱。(引言:播放主题歌)

 

3. 刚才我们看的是什么动画片?(蓝猫淘气三千问)

 

4. 今天蓝猫也来到了我们教室,和我们一起学习。请看屏幕:(播放专卖店录像)

 

(二)书包信息

 

5. 师:从这幅图上,你们看到了什么?

 

6. 生:黄书包有6个、蓝书包有6个、红书包有6个、

 

7. 师:除了颜色,还有什么不同?仔细数一数,大书包有几个?小书包呢?

 

8. 生:大书包8个、小书包10个。

 

9. 师:大家了解的信息真多,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生提问)

 

10.小朋友们真聪明,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要解决"一共有多少个书包?"这个问题。可以怎样计算? 8+10=18(个)、6+6+6=18(个)、6×3=18(个)

 

11.问"6×3"的小朋友,"你是怎么想的?"(抽象出"3种颜色的书包,每种有6个")

 

12.小朋友,想象一下,一周以后……这里的书包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生:(卖出了一些书包)

 

13.师:正如小朋友想象的那样,一周后,专卖店卖出了15个书包

 

师:现在又可以提出什么新的数学问题了?(还剩多少个书包?)(非常好)

 

二、 讲授新课,主动探究

 

(一)研究例题

 

1. 师:你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自己试着列出算式做一做,做完后可以在小组内交流。(哪个小朋友先来交流,你是怎样列式的?)

 

2. 生(1)6╳3=18(个)18-15=3(个)师根据回答板书。

 

3.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4. 生(2)8+10=18(个)18-15=3(个)师根据回答板书。

 

5.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如果有,作出肯定:你能和别人想的不一样,真棒!)

 

6. 师:用第一种方法的小朋友举手,第二种呢?有没有想出两种方法的?

 

7. 问第一种 :你们是选择了哪些信息来解决这个问题?把你用到的信息和解决的问题组合起来,就是一道应用题。谁来完整的叙述一下?

 

8. 生(1)蓝猫专卖店进了3种颜色的书包,每种有6个,卖出了15个,还剩多少个书包?(如果出现两问的编题,师作出肯定:很好,还可以怎么说?)

 

9.师:请刚才那位小朋友说一说:你在解决"还剩多少个书包?"这个问题时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是分几步来解决的?

 

10.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先求一共有多少个书包?再求还剩多少个书包?

 

11.问第二种:你们又是选择了哪些信息来解决这个问题?也来叙述成一道应用题?

 

12. 生(2) 蓝猫专卖店进了8个大书包和10个小书包,卖出了15个,还剩多少个书包?

 

13.选择这些信息解决问题的同学,他们又是分几步来解答的?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每人自己说一说。(谁来交流一下)

 

14.出现全部信息:

 

师:小朋友能够合理的选择信息,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真不简单!这两种方法虽然选择的信息不同,但在解决"还剩多少个书包?"这个问题时也有相同的地方,你们仔细看一下,有什么地方相同呢?

 

15.生答:(1)都是先求一共有多少个书包?再求还剩多少个书包?(说的真好)

 

师:为什么要先求出"一共有多少个书包?"

 

生:先求出"一共有多少个书包?",就能求?quot;还剩多少个书包?"

 

16.手指"一共有多少个书包?"师: "一共有多少个书包?"这个问题虽然在题目中没有出现,但它其实就藏在题目的中间。需要我们小朋友自己去发现。

 

17.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要要分几步来解答?(两步)(板书课题)两步计算应用题

 

(二)继续研究

 

师:一周以后,书包专柜上只剩下3个书包了,小朋友,如果你是这家专卖店的经理,你会怎么办?

 

经理和我们小朋友想的一样,又进了两箱书包。

 

1. 出现两箱书包,现在一共有多少个书包?谁有本事求出来?

 

2. 生:不知道每箱有多少个书包?

 

3. 师:那怎样才能知道呢?

 

4. 生:打开数一数、查看包装上的数量

 

5. 师:真是个好办法,(每箱有30个)。现在你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6. 生:30×2=60(个)60=3=63(个)

 

7. 师问:30×2求的是什么?两箱一共有多少个书包?

 

8.师:为什么要先求出"两箱一共有多少个书包?"

 

9.生:先求出"两箱一共有多少个书包?"就能求出"现在一共有多少个书包?"。

 

三.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师:下面我们运用刚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

 

(动动小脑筋):想一想:先求出什么?

 

2.师:轻声读一读每道题目,再想一想,解决这些问题要先求什么?

 

(解决第一个问题先求什么?)

 

(1)蓝猫专卖店有5盒皮球,每盒6个。卖出21个,还剩多少个?

 

(先求:一共有多少个皮球?)(同意吗?)

 

(2)蓝猫专卖店有红色运动鞋8双,蓝色运动鞋10双,卖出12双,还剩多少双?

 

(先求:一共有多少双运动鞋?)

 

(3)蓝猫专卖店有15袋保龄球,卖出10袋,又进来12袋,现在还有多少袋?

 

(先求:卖出后还剩多少袋?)

 

3.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先求:一共进了多少袋?)

 

4.师:你的想法很独特,有自己的见解,我们应该怎样表示一下。(鼓掌)(请你们任选两题列式计算。)

 

5.(当回小会计):

 

师:蓝猫专卖店的生意越做越好,经营的品种也越来越多。这是专卖店一个月部分文具用品的进货和销售情况(媒体出示)

 

 

 

 

文具用品 进货 卖出 剩余

 

文具盒 大号25个、小号40个 50个

 

橡皮 5盒、每盒20块 85块

 

卷笔机 红色12个、蓝色15个 16个

 

铅笔 3盒、每盒50支 120支

 

 

 

师:经理知道我们小朋友今天学到了新的本领,想请你们当回专卖店的小会计,帮他完成这张表格。小朋友,你们能帮这位经理解决这些问题吗?小组合作,看哪个小组完成的既快又对?

 

小组汇报交流。(请这一组小朋友上来说一说各自的想法,第一题:剩余文具盒多少个?你是怎么想的?有不同的想法吗?)(你们个个都是出色的小会计。)

 

6.(出个小注意)

 

师:你们为蓝猫专卖店解决了这么多问题。经理准备用25元钱为你们购买一些奖品,奖品就是蓝猫专卖店里的学习用品。

 

(卷笔刀5元、水彩笔4元、练习本3元)经理想从这三种商品中选择1~2种购买,怎样买正好用完这25元钱呢?小组合作,把你们的想法填在表内。

 

7.小组讨论交流。

 

(想出一种方法的小组举手,两种的呢?三种的呢?三种以上的呢?)

 

(先请想出一种方法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方法。)

 

(你们是怎么想的?)这个方法很好。

 

(还有哪一组来补充),这个方法也不错。

 

还有吗?

 

8. 小朋友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经理到底买了什么呢?瞧!奖品就在这儿。这些奖品应该奖给谁呢?就奖给我们三()班的全体小朋友。你们推选哪位小朋友来领奖。

 

 

 

 

卷笔刀5元 水彩笔4元 练习本3元

 

5 0 0

 

2 0 5

 

1 5 0

 

0 1 7

 

0 4 3

 

 

 

四、总结谈话,激励创新

 

师:能有机会和这么聪明的小朋友合作,丁老师感到非常愉快。这节课快要结束了,小朋友,你还有什么话想说吗?

 

师:蓝猫也有话想对你们说(结束语)

 

小朋友再见!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