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2015-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首页>学习园地>题型归纳>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2015

2016-05-03

经历了一学期的努力奋战,检验学习成果的时刻就要到了,考前我们要系统全面地将这学期所学知识进行回顾。为了帮助考生顺利通过考试,下文整理了这篇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以供大家参考!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方程 的解是( ).

A.2 B.-2或1 C.-1 D.2或-1

2. 用配方法解方程 ,则配方正确的是( )

A. B. C. D.

3、在菱形ABCD中,E是BC边上的点,连接AE交BD于点F, 若EC=2BE,则 的值是( )

(A) (B) (C) (D)

(第3题) (第4题)

4.在研究相似问题时,甲、乙同学的观点如下:

甲:将边长为3、4、5的三角形按图1的方式向外扩张,得到新三角形,它们的对应边间距为1,则新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乙:将邻边为3和5的矩形按图2的方式向外扩张,得到新的矩形,它们的对应边间距均为1,则新矩形与原矩形不相似.

对于两人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人都对B.两人都不对C.甲对,乙不对D.甲不对,乙对

5.如图在Rt ABC中, C=90,AC=BC,点D在AC上, CBD=30,则 的值是( )

(A) (B) (C) -1 (D)不能确定

6.在 ABC中, B=45, C=60,BC边上的高AD=3,则BC的长为( )

(A)3+3 (B)3+ (C)2+ (D) +

7.如图,用高为6cm,底面直径为4cm的圆柱A的侧面积展开图,再围成不同于A的另一个圆柱B,则圆柱B的体积为( )

A.24 B. 36 C. 36cm D. 40cm

8.如图1,在正方形铁皮上剪下一个扇形和一个半径为1cm的圆形,使之恰好围成图2所示的一个圆锥,则圆锥的高为( )

A.17cm B.4cm C.15cm D.3cm

9.如图,在矩形中截取两个相同的圆作为圆柱的上、下底面,剩余的矩形作为圆柱的侧面,刚好能组合成圆柱.设矩形的长和宽分别为 和 ,则 与 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

10.下列语句中不正确的有:①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②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③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都是它的对称轴;④半圆是弧.(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1.如图4,⊙O的直径AB与弦CD的延长线交于点E,若DE=OB, AOC=84,则E等于( )

A.42 B.28C.21D.20

12.如图,将半径为 的圆形纸片折叠后,圆弧恰好经过圆心 ,则折痕 的长为( )

A、 B、 C、 D、

13. 根据下表中一次函数的自变量x与函数y的对应值,

可得p的值为( )

x-201

y3p0

A.1 B.-1 C.3 D.-3

14.把直线y=﹣x+3向上平移m个单位后,与直线y=2x+4的交点在第一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

A.1

15 . 已知点A(1,y1)、B(2,y2)、C(﹣3,y3)都在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

A.y3

16. 若函数y=mx2+(m+2)x+m+1的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那么m的值为()

A.0B.0或2C.2或﹣2D.0,2或﹣2

17.有三张正面分别写有数字﹣1,1,2的卡片,它们背面完全相同,现将这三张卡片背面朝上洗匀后随机抽取一张,以其正面数字作为a的值,然后再从剩余的两张卡片随机抽一张,以其正面的数字作为b的值,则点(a,b)在第二象限的概率为()

18.已知函数y=(x﹣m)(x﹣n)(其中m

A. B C D .

19. 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

B.函数ax2+bx+c(a0)的最小值是﹣4

C.﹣1和3是方程ax2+bx+c(a0)的两个根

D.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20. 若抛物线y=x2+bx+c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且过点A(m,n),B(m+6,n),则n=.

A.3B.﹣3 C.9D.﹣9

一.选择题答案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

二.填空题 (每小题3分)

21.现定义运算★,对于任意实数a、b,都有a★b=a2﹣3a+b,

如:3★5=32﹣33+5,若x★2=6,则实数x的值是 .

22.函数y= 与y=x-2图象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a,b,则 的值为_______________.

23.同时抛掷A、B两个均匀的小立方体(每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5,6),设两立方体朝上的数字分别为x、y,并以此确定点P(x,y),那么点P落在抛物线y=﹣x2+3x上的概率为 。

24.将三角形纸片(△ABC)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使点B落在边AC上,记为点B,折痕为EF.已知AB=AC=3,BC=4,若以点B,F,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那么BF的长度是 .

三. 解答题

25(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双曲线 和直线 交于A,B两点,点A的坐标为(-3,2),BCy轴于点C,且 .

(1)求双曲线和直线的解析式;

(2)直接写出不等式 的解集.

26.(8分) 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且AB=AC,点D在弧BC上运动,过点D作DE∥BC,DE交AB的延长线于点E,连结AD、BD.

(1)求证:ADB=

(2)当AB=5,BC=6时,求⊙O的半径.

27.(10分)某工厂投入生产一种机器的总成本为2000万元.当该机器生产数量至少为10台,但不超过70台时,每台成本y与生产数量x之间是一次函数关系,函数y与自变量x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

x(单位:台)102030

y(单位:万元∕台)605550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求该机器的生产数量;

(3)市场调查发现,这种机器每月销售量z(台)与售价a(万元∕台)之间满足如图所示的函数关系.该厂生产这种机器后第一个月按同一售价共卖出这种机器25台,请你求出该厂第一个月销售这种机器的利润.(注:利润=售价﹣成本)

28.(10分)如图,四边形ABCD中,AC平分DAB,ADC=ACB=90,E为AB的中点,

(1)求证:AC2=AB(2)求证:CE∥AD

(3)若AD=4,AB=6,求 的值.

29. (12分)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直角三角形AOB,O为坐标原点,OA=1,tanBAO=3,将此三角形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DOC,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A、B、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P是第二象限内抛物线上的动点,其横坐标为t,设抛物线对称轴l与x轴交于一点E,连接PE,交CD于F,求出当△CEF与△COD相似时点P的坐标。

答案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DBBACBCAAA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BCAADDBCDC

21. 4,-1 22 . -2 23. 24. 或2

25.解:(1) ∵点A(-3,2)在双曲线 上, , 双曲线的解析式为 . 2分∵点B在双曲线 上,且 ,设点B的坐标为( , ),

,解得: (负值舍去).

点B的坐标为(1, ). 4分

∵直线 过点A,B,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6分

(2)不等式 的解集为: 或 8分

26 (1)证明:∵在△ABC中,AB=AC,

ABC=C.

∵DE∥BC,

ABC=E,

C,

又∵ADB=C,

ADB=

(2)【解析】

当点D是弧BC的中点时,DE是⊙O的切线.

理由是:∵当点D是弧BC的中点时,AB=AC,

AD是直径,

ADBC,

AD过圆心O,

又∵DE∥BC,

ADED.

DE是⊙O的切线;

(3)【解析】

过点A作AFBC于F,连接BO,

则点F是BC的中点,BF= BC=3,

连接OF,则OFBC(垂径定理),

A、O、F三点共线,

∵AB=5,

AF=4;

设⊙O的半径为r,在Rt△OBF中,OF=4-r,OB=r,BF=3,

r2=32+(4-r)2

解得r= ,

⊙O的半径是 .

27

(1)y= x+65。

(2)由题意,得xy=2000,即 ,即

解得:x1=50,x2=8070(舍去)

(3)设每月销售量z(台)与售价a(万元∕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由函数图象,得

z=﹣a+90。

当z=25时,a=65;当x=50时,y=40,

总利润为:25(65﹣40)=625(万元).

28(1)由AC平分DAB,ADC=ACB=90,可证得△ADC∽△ACB,然后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证得AC2=AB

(2)由E为AB的中点,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证得CE= AB=AE,继而可证得DAC=ECA,得到CE∥AD;

(3)易证得△AFD∽△CFE,然后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求得 的值.

(1)证明:∵AC平分DAB,

DAC=CAB,

∵ADC=ACB=90,

△ADC∽△ACB,

AD:AC=AC:AB,

AC2=AB

(2)证明:∵E为AB的中点,

CE= AB=AE,

EAC=ECA,

∵DAC=CAB,

DAC=ECA,

CE∥AD;

(3)【解析】

∵CE∥AD,

△AFD∽△CFE,

AD:CE=AF:CF,

∵CE= AB,

CE= 6=3,

∵AD=4,

29

(1)y=﹣x2﹣2x+3, (2)(﹣1,4)或(﹣2,3);

这篇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更多相关内容请点击查看九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同时,更多的初三各科的期末试卷尽在九年级期末试卷,预祝大家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