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教学图,动口、动手。让学生会读、数、写数字8、9,知道9以内的顺序,会比较他们的大小,掌握8和9的组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让学生通过看、数、摆、说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的表达能力。
3、开拓思维,培养学生数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8和9的基数,序数含义,8和9的书写。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有序地数数,理解基数和序数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激活旧知,导入新课
1.拍手游戏。出示卡片数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
2.揭题《认识8和9》,理解基数的含义,数数
师:你已经了解了关于8和9 的哪些知识了?
生:我知道8象葫芦,9象哨子(说出了他们的样子)
生:我知道8要小,9 要大(你怎么知道的?8 表示什么?9 呢?)
师: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8和9(拍手,画画、摆学具。。。。)
反馈:数9以内的数(出示学生的作品多种方法数)
3.给数字卡片排队,巩固9以内数的顺序
师:可以怎么排?0—9 9----0
师:读一读这些数。可以怎么读?(渗透从大到小,从小到大,以及奇数、偶数的意识)
4.比较数的大小
8〈 ( ) 9 〉( )
二、主题图,巩固8和9的认识,引导有序、有效的数数
三、找生活中的数
四、关于序数(蝴蝶图)
五、书写8和9
长度单位教学设计A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
《美丽的轴对称图形》设计
相差关系应用题练习
《表内除法(一) 》设计C
万以内加、减法
千克、克、时、分、秒和直角初步认识复习
《总复习》设计
连续两问应用题的复习
《数学广角》设计之二
笔算不退位减练习
《平移和旋转》设计
二年数学上:《第二单元—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 》教学设计
减法计算和连续两问应用题练习
二年数学上:《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设计
《5的乘法口决练习课》设计
求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相差关系应用题
加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万以内加、减法(二)复习
《解决问题》设计B
混合运算复习
《5的乘法口诀 》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应用题)》教学设计
二年数学上:《认识厘米、用厘米测量》教学设计
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复习万以内加减法口算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练习课(二)》设计
《练习课(一)》设计
《乘法应用题》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