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我们的教学要有牵有放,牵放适当,这样才会有好的效果。这段时间在同学们在学习计算的问题中,“速算与巧算”的处理中,我有自己的想法说一说,与大家探讨。
例如:2+5+8 3+7+4 6+5+5
1+3+9 2+4+6 10+3+10
学生都埋头在做,我也在很认真的巡视着,当有一个学生举手表示作完了的时候,我还在不停的巡视着。大多数学生举手后,我说:“以小组为单位,说说自己的方法”。小组说完了我在集体讲解。
课后我在想: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似乎在“放”,让学生自由的思考,这样的“放”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不如“牵”的效果好!因为:
1、当第一个学生举手时,我认为老师的注意力不是巡视了,而是让所有的学生都集中注意力,思考:为什么他做得又对又快?
2、大多数学生举手后,我说的“以小组为单位说说自己的方法”,也冲淡了教学节奏,没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我想改:
既然“放”的效果不好,我就改成“牵”,也不知道效果会怎么样。
1、老师出示:2+5+8 3+7+4 6+5+5
1+3+9 2+4+6 10+3+10
师:“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2、老师这时只注意谁做的快而对,当有一个学生做完后,所有的同学停下来,并激问:“大家都没有做完,你怎么这么快啊?”
学生自然会把自己的好方法说出来,可能就会是“找朋友凑十法”。
3、再引导大家试一试“找朋友凑十法”。
这样,学生就会在前后两种不同的方法中比较,真切地体会到“找朋友凑十法”的好。这时的“牵”既鼓励算法“多样化”,又在多样化算法中体验算法的“最优化”,何乐而不为呢?
这只是我自己的一点想法。
2015强化数学知识点推荐之线段逆定理
2015提升数学知识推荐之定理大全
2015中考数学知识考点:角
2015中考数学考点:几何公式大全
2015中考数学知识考点:不等式基本性质
2015中考数学知识考点:全等三角形判定
2015中考数学知识考点:二元一次方程
2015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点之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2015中考数学知识考点: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2015中考数学知识考点:角的平分线
2015中考数学知识考点:关于三角形的一些概念
2015基础数学知识点公式大全
2015中考数学知识考点:平行四边形
2015中考数学知识考点:直角三角形
2015年强化数学知识点之定理总结
2015中考数学复习知识点推荐公式大全
2015数学重点知识点之图形的相似
2015年数学知识点重点推荐:角的平分线定理
2015中考数学知识考点:勾股定理
2015中考数学知识考点:不等式的概念
2015中考数学知识考点:方程的有关概念
2015中考数学复习知识点数学公式大全
2015中考数学知识考点:距离
2015年强化数学知识大全推荐之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2015中考数学知识考点:相交线
2015数学重点知识点推荐之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2015数学强化知识大全推荐之矩形性质定理
2015中考数学知识考点:尺规作图
2015年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2015最新基础数学知识点之圆的标准方程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