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0
收藏
1-5的认识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这节课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
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把认数与生活相联系,进行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的尝试。通过培养学生建立数的概念,使学生感到数字就在自己身边,运用数可以简单明了地表示许多现象。
本节课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根据小朋友喜爱小动物的特点,让学生一起到动物园游一游。我注重引导学生去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主要通过下面三个环节来进行:
1、数一数。数一数图片中的人和物,数一数手里的小木棒。2、写一写。写数字是学生初次接触,先由学生观察课件展示,再让学生自己试一试,把这些数字写在自己的本子上,从1写到5。写完后小组内的小朋友相互评价,师生互评。教学时也引用儿歌帮助学生记忆数字的字形。注重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3、说一说。让学生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见到过1-5这几个数字?学生找找周围生活中1-5各数的应用,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经验,举出各种以一个数字为代表的实例。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他们深深地体会到了数字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再现了数字的意义。
在学生进行回答问题或练习时,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运用激励性语言,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积极反馈。让学生体会到只要在某个方面付出了努力,就能获得公正的、客观评价。
总之,本节课重视了多媒体的直观形象性和学生通过学具操作主动参与学习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了数的意义,初步建立了数感,同时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但是从课堂学生掌握情况反馈来看,学生在“写一写”一部分存在一定的困难。反思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感觉此部分教学中我有些高估了孩子对数字的书写,有一部分孩子不能用正确的格式书写1-5这几个数字。因此,今后课堂教学中还应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教学。
苏科版数学九上2.3《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word教案(一)
2015秋苏科版数学九上1.3《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word导学案
苏科版数学九上4.1《圆》word学案(二)
2012苏科版九上3.2.4《二次根式的乘除》word教案
苏科版数学九上1.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word教案(2)
苏科版数学九上4.4《确定圆的条件》word学案
苏科版数学九上3.4《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word教案3篇
苏科版数学九上4.3《圆周角》word复习课教案
苏科版数学九上4.1《圆》word学案(一)
苏科版数学九上1.1《二次根式》word教案
苏科版数学九上4.1《圆教》word教案2课时
苏科版数学九上3.5《中位线――三角形中位线定理》word教案
苏科版数学九上4.2《圆的对称性》word学案(二)
苏科版数学九上1.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word教案(1)
苏科版数学九上2.1《一元二次方程》word学案(一)
苏科版数学九上4.3《圆周角》word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学案16篇
苏科版数学九上4.3《圆周角》word学案(一)
2012苏科版九上3.2.3《二次根式的乘法》word教案
苏科版数学九上3.3《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word教案8课时
2012苏科版九上《用计算器求标准差的方差》word教案
苏科版数学九上4.2《圆的对称性》word学案(一)
苏科版数学九上2.3《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word学案
2015秋苏科版数学九上1.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word教案5
2012苏科版九上3.3.2《二次根式的加减》word教案
苏科版数学九上3.5《中位线――梯形的中位线》word教案
2012苏科版九上《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word教案
苏科版数学九上4.3《圆周角》word学案(二)
2015秋苏科版数学九上1.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word教案4
2015秋苏科版数学九上1.4《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word教案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