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1
收藏
最新文章 在学校开展的以级为单位的达标课推优活动中,我讲授的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过三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口算、笔算、估算)的基础上进行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基础,因此本节课适合采用用旧知识迁移的方法来让学生自主突破新知。现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总结如下:
1、在备课时,我在思考根据教材36页内容,能够让学生感觉到难度的是什么,从自身认知出发,我发现对于情境图的理解算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情境图是学生感兴趣的动物图案,在课本提供的数学信息中还有学生很想知道却又不知道的几个词语“湿地、哺乳类、爬行类、麋鹿”等,当我拿到课本吸引我的也是这些东西,我在想学生会不会也有相似的心理好奇需求呢?于是本节课的导入部分我决定把时间放置在10分钟左右,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再去完成对知识的求知欲。
2、由于是计算课,所以在定位学习方法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所以各个环节问题的解决,都是以学生的做为先,然后再在评价环节引领学生掌握竖式计算的计算方法和竖式计算中的注意事项。
3、对于课堂学习活动,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安排了三个数学活动,活动一是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提出数学问题。活动二是以“啄木鸟”的角色来寻找大树(竖式)生病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和计算时候的注意事项。活动三是争当班级“计算小能手”。
本节课的优点是:
1.设计理念中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
2.课堂学习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课堂评价用语不随意,能够基于学习目标的达成具体的进行表扬与建议。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
1.由于教师的很多想法是突发奇想的,所以往往是只有想法却没有对这个想法的预设和生成情况的各种可能性的提前预案,因此在处理的时候难免会出现赶环节,走流程的情况发生。例如:在让学生根据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来提出数学问题的时候,学生把自己想要提的问题以及可以提的问题书写在学习卡上,当时郝宇佳同学第一个汇报所提的问题是“鸟类和爬行类的动物一共有多少种?”老师只是肯定了这个学生所提问题很好,却用了不恰当的语言过渡了一下“好,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下面我们开看看人家所要让我们解决的问题”,等于把学生所提的问题没有解决而暂时搁置了,回想起来,觉得如果这样的处理的话“好,我们就先来解决这个数学问题”,我想这样会更恰当。
2、因为对很多预设的处理不到位,没有关注到细节,所以导致课堂各个环节的衔接处有点脱节,连贯性不够强。
3.没有及时的板书课题,对于这一点,我是觉得本节课提出课题《不连续进位加法》学生难以理解掌握,准备在第二课时学习了《连续进位加法》之后经过对比,让学生了解此类万以内数加法的特征。
2013年中考数学: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判定方法
2013年中考指导:解析历年中考数学试题的4大特点
2013年中考数学复习备考九大经验
2013数学中考复习:2012广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2013中考数学高分冲刺考点解析: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2013年中考数学:应考“四步走”
2013年中考冲刺数学:细节是重点备考四策略
2013中考数学高分冲刺考点解析:等腰三角形
初三生各科课本知识结构——数学
2013中考备考之数学:避免题海战术
2013中考数学复习谨记三大要素
2013年中考数学辅导:代数定律
2013中考数学高分冲刺考点解析: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2013年中考数学复习39个知识点常记忆
2013中考数学:理解基础知识很重要
2013初中生学数学:思维不同层次针对性处理
2013中考数学复习指导:数学巧记妙语
2013年中考备考指导:初三数学成绩提升要重视七点
2013中考数学:第三轮复习的形式和要求
数学因式分解方法:双十字相乘法与拆法添项法
2013中考复读:数学复习策略
2013年中考数学复习:记准定理推论 解题突破三关
2013中考数学:与方程有关的新型中考阅读题
2013中考数学常用10种解题方法
2013中考数学:中考数学复习方法谈
2013中考数学:三大点和三小点复习
2013中考数学:中考数学复习的七大高招
2013中考数学复习:记准定理推论 解题突破三关
二次函数公式:顶点式、交点式、两根式
新初三数学抓好课前、课中、课后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