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1
收藏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a可以是具体的数,也可以是含有字母的代数式。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九年级数学上学期二次根式的加减教学计划。
2016苏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学期二次根式的加减教学计划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和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
2.能判断二次根式中的同类二次根式.
3.会用同类二次根式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从简单的同类二次根式的合并,层层深入,从解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转化的思维,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二次根式的加减,渗透二次根式化简合并后的形式简单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 引导法、比较法、剖析法,在比较和剖析中,不断纠正错误,从而树立牢固的计算方法.
2.学生学法 通过不断的练习,从中体会、比较、二次根式加减法中,正确的方法使用,并注重小结出二次根式加减法的法则.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 运算.
2.教学难点 二次根式的化简.
3.疑点及解决办法 的关键在于二次根式的化简,在适当复习二次根的化简后进行一步引入几个整式加减法的,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与兴趣,从而最后引入同类,可进行阶梯式教学,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方法,以利于学生的理解、掌握和运用,通过具体例题的计算,可由教师引导,由学生总结出计算的步骤和注意的问题,还可以通过反例,让学生去伪存真,这种比较法的教学可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法则的运用更加准确和熟练,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复习最简二根式整式及的加减运算,引入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尽量让学生回答问题.
2.教师通过例题的示范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并引入同类的二次根式的定义.
3.再通过较复杂的计算,引导学生小结归纳出的法则.
4.通过学生的反复训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引导学生从解题过程中体会理解二次根式加减法的实质及解决的方法.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九年级数学上学期二次根式的加减教学计划,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100以内的数》课堂实录(练习)很详细
第八单元找规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2013-2014小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位置》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优秀教案读数写数201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练习题型
数一数精品教案设计
十几减6教案设计
解决问题实践环节
十几减9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下册《摆一摆、想一想》一年级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上下、前后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材分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搭配》教学设计实录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全单元教案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练习题
用数学-教学教案
人教版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认识乘法各部分名称》优秀教案及反思案例
十几减7教案设计
第九单元统计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
数的组成
整理和复习100以内加减等知识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与复习
几和第几第三单元优秀教案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数数、数的组成
100以内的加减法(二)练习课一则
2013年春季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位置》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优秀教案(共3个课时完整)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