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2
收藏
设计说明
本课时学习的是9加几的进位加法,是学生用“凑十法”进行口算的开始,为了学好本课时的内容,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我在教案设计上突出了以下两点:
1.重视新课前的铺垫孕伏。
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复习数的组成和10加几,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使新旧知识间的过渡更加顺畅。
2.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
实践出真知,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摆小棒,可以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凑十法”的计算过程,从而在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为正确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打好基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小棒若干根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复习题。
1.填一填。
2.在( )里填入适当的数。
( )+10=13 10+5=( )
10+( )=12 11=1+( )
14=10+( ) 17=10+( )
3.9和几能凑成10呢?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复习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师:胜利小学在开运动会,学校为了让同学们增加能量,补充体力,让后勤部给全校的同学每人发一盒饮料。
(1)提问:箱子里面有几盒饮料?箱子外面有几盒饮料?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要求一共有多少盒饮料,该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9+4)
(3)你会计算这道题吗?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会很快算出答案。(板书:9加几)
⊙动手操作,探究算法
1.学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9+4,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用小棒摆出来。
2.组织学生班内交流,说说自己的算法。
预设 生1:我先摆9根小棒,再摆4根小棒,然后1根1根地数,一共是13根,即9加4等于13。
生2:我先摆9根小棒,然后接着往后数,数一个数摆1根小棒,数到13时正好摆了4根小棒,所以9加4等于13。
生3:我先摆9根小棒,再摆4根小棒,然后从4根小棒里拿出1根,与前面的9根小棒凑成10根,再加上其余3根是13根,所以9加4等于13。
生4:从9数到13。
师:同学们,你们可真会动脑筋,想了这么多的好方法,那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简便呢?为什么?
3.小结:同学们的算法很多,都得出了正确答案,其中生3的算法更快捷、简便,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凑十法”。
4.课件演示“凑十法”,学生仔细观看。
5.动手摆小棒,亲身体会“凑十”的过程,然后填写下面的思维图。
6.总结“凑十法”。
(1)计算加法时,把其中的一个较小的加数分成两部分,用其中的一部分与另一个加数相加凑成“十”,再与另一部分相加,这种方法就是“凑十法”。
(2)顺口溜总结: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算得数。(学生齐说后同桌拍手说顺口溜)
7.反馈练习:完成教材89页“做一做”1题。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出算式的得数,加深了学生对“凑十法”的直观认识,有助于学生理解计算方法。
⊙实践应用
完成教材90页2、5题。
⊙全课总结
在计算9加几时,用“凑十法”可使计算变得简便、快捷,希望同学们多加练习,把“凑十法”熟练地运用到计算当中。
⊙布置作业
教材90页1、3、4题。
板书设计
9加几
2010届新安江中学、寿昌中学、严州中学三校联考理科数学试卷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修2-1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福建省龙岩一中2006届高三数学(文)
陕西省长安一中2011届高三第五次质量检测(数学文)
重庆一中高2006级高二(上)期数学(文科)期末试题
河北省衡水中学1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及答案
高一数学函数练习13
珠海市斗门第一中学高二理科月考数学(不等式)
高中数学2010年福建省高考模拟试题—圆锥曲线
新课标·青岛南洋学校高一阶段测试题《集合》(2)
高二数学不等式性质的例题解析
高考数学复习试题之十
2010-2011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2008年福建省普通高中高考数学二模拟试题(理)
高二数学上学期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例题分析
长沙一中2010届高三数学第一次文科月考题
2011北京顺义区高三二模数学文科
贵阳市开阳县楠木渡镇中学2012高考模拟文科试题
2009届高三数学基础知识专题训练17
高一下学期三角函数练习11
朝阳区高三文科数学第一学期期末
2004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模拟试卷(华南师大附中)
高中数学必修三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同步练习题
2010年安徽省皖北协作区高三数学一模文科试卷
2010年浙江菱湖中学高一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
高二数学第二册下学期同步练习题(20)
郑州市2012届高三第三次质检数学(理)
北师大版高二数学上《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单元测试卷一
2011福建省高考数学(理)60天冲刺训练(5)
高一数学第二册(上)同步练习题(34)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