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2
收藏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注重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营造了宽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整节课的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整节课的教学都创设了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问题,并能结合情境解决问题,增加了学生的直接经验,把每个学生潜在的热情调动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巧用迁移,积极探究。
学生已经认识了加法,通过加法来迁移,增进对减法含义的理解。在探究新知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动口、动手、动脑,利用旧知获取新知。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3.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动手实践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最直接方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经历了减法的形成过程。同时,通过动手摆一摆,也促进了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好地理解了减法的含义以及在具体情境中的意义。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数一数5以内的数。
(1)从1数到5。
(2)从5数到1。
2.引入:有几支彩笔?(5支)送给小朋友2支,还剩几支?你们会算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5以内的减法。
设计意图:利用“送彩笔”这一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
⊙探究新知
(一)故事导入,揭示内容。
1.智慧爷爷看见大家很会计算,想请大家帮帮忙,他现在一共有几个智慧果?(教师戴上智慧爷爷的头饰,左手拿2个智慧果,右手拿1个智慧果)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你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智慧爷爷谢谢你!(把右手拿的1个智慧果送给回答问题的孩子)
师:智慧爷爷送给小朋友1个智慧果,他还剩下几个?你是怎么想的呢?先对你的同桌说说,也可以用学具摆摆看。
2.引导学生用学具摆一摆。
学生汇报:原来有3个智慧果,拿走1个,还剩2个。
3.认识减法算式。
师:像这样的过程我们可以用减法算式来表示。(板书:3-1=2)中间这个运算符号“-”叫减号。(板书)这道算式是一道减法算式,读作:3减1等于2。(板书)
(1)带领全班学生读两遍算式。
师:减号前面的3表示什么?减号后面的1表示什么?等号后面的2表示什么?
(2)同桌之间交流、汇报。
(3)小结:减号前面的3表示原来有3个,减号后面的1表示拿走1个,等号后面的2表示还剩2个。以后我们遇到这种“去掉”或“减少”的情况都可以用减法来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智慧爷爷送智慧果”的情境,使学生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及减法算式的读写法。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世界新生儿图》ppt课件1
北师大版七下《认识三角形》ppt课件之二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ppt课件2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小车下滑的时间》ppt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幂的乘方》ppt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ppt课件4
北师大版七下《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ppt课件之二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平方差公式》ppt课件3
新人教版七下《平方差公式》ppt课件
新人教版七下《同底数幂的除法》ppt课件
北师大版七下《用尺规作线段和角》ppt课件
大庆景园中学《整式的除法》ppt课件之一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下第三章《生活中的数据》复习PPT课件
新人教版七下《整式的乘法》ppt课件
北师大版七下《认识三角形》ppt课件
北师大版七下速度的变化》flash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ppt课件1
北师大版七下《变化中的三角形》ppt课件之一
北师大版七下第三章《生活中的数据》复习ppt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ppt课件
山东省济南市实验初级中学《完全平方公式》ppt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ppt课件3
北师大版七下《认识百万分之一》(公开课)ppt课件
北师大版七下《简单的轴对称图形》flash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平行线的特征》ppt课件1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平行线的特征》ppt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平方差公式》ppt课件2
北师大版七下《近似数和有效数字》ppt课件之一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台球桌上的角》AU课件
北师大版七下《轴对称现象》ppt课件之一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