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减法》教学案导学案设计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减法》教学案导学案设计

2016-09-12 收藏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减 法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5以内的减法是在学生掌握了5以内数的分解、组成以及5以内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注重学生的基础训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1.创设情境,发散学生的思维。

本节课以教师发的“小红花”为主线,通过创设情境来导入新课,唤起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学起来亲切、实在、易懂、有趣,并且为学生学好新知奠定了基础。

2.以学生为主体,合作探究。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自由讨论,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减法,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整堂课都围绕学生来进行,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充分体现了“我要学”的强烈愿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小红花

学生准备:学具、5只纸鹤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导入。(5分钟)

1.口算。(抢答,答对一题给一朵小红花)

2+2= 3+1=

1+4= 1+2=

2+3= 3+2=

4+1= 2+1=

2.对口令游戏。

教师说前半句,如:4能分成1和几?学生抢答:4能分成1和3。

1.抢答,快速地口算各题。

2.和教师做对口令游戏,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

1.分一分。

二、新知探究。(20分钟)

一、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

1.教师从答错题的同学手中拿走一朵小红花。(教师从××同学的4朵小红花中拿走1朵)

2.引导学生说一说:从老师的动作中,你知道了什么?

3.教师引导同桌间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4.提问:4朵小红花可以用数几表示?拿走了1朵,是从几朵里面拿走的?拿走1朵可以用数几表示?

5.小结:像这样,拿走了、去掉了或者吃了、坏了等都要用减法计算。

6.教师说明:从4里面去掉1就是从4里面减去1,还剩下3,在数学中我们用符号“-”来表示,写成算式是4-1=3。

7.引导学生读减法算式。

8.引导学生借助点子图理解减法的含义。

9.发散联想:说一说生活中其他能用4-1=3来表示的事例。

二、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

1.有5只小松鼠在树上玩耍,跑了3只。树上还剩几只小松鼠?你会列式计算吗?

2.引导学生利用小圆片摆一摆。

3.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说出计算过程。(板书)

4.小结: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

5.积累:知识巧记。

数里去几剩下几,

运算要用减法式,

想算得数不用急,

数的分成帮助你。

一、1.从老师拿走小红花的情境中获取数学信息,产生疑问:拿走1朵小红花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2.同桌之间交流感受和体会。

学生有4朵小红花,老师从手中拿走1朵,小红花比原来少了。

3.全班交流、汇报。

学生1:表示两个物体合在一起用加法,拿走了应该用减法。

学生2:从4朵中拿走1朵,还剩3朵。

4.学生:4朵小红花可以用“4”表示;拿走了1朵,是从4朵里面拿走的;拿走1朵可以用“1”表示。

5.明确:减法的常用语有“拿走了”“去掉了”“吃了”“坏了”等,都用减法计算。

6.听教师说明,明确减法的含义,并认识减号和减法算式。

7.同桌互读,自己读。

学生:4减1等于3。

8.学生动手圈一圈,明确点子图的含义,并写出减法算式。

9.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学生1:树上有4只小鸟,飞走了1只,树上还剩3只小鸟。

学生2:妈妈有4个苹果,吃了1个,还剩3个。

学生3:停车场有4辆汽车,开走了1辆,还剩3辆。

二、1.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同桌交流一下。

2.在小组内摆一摆,并汇报结果。

3.小组内讨论计算过程,明确三种不同的方法。

方法一:倒着数。5、4、3、(2、1)。

方法二:用数的分成计算。

方法三:想加算减。

4.在教师的小结下明确计算减法的三种不同方法。

(1)倒着数;

(2)用数的分成计算;

(3)想加算减。

5.齐读两遍。

2.口算。

2+1=

3+1=

4+1=

1+2=

2+2=

2+3=

1+1=

3.看图列式计算。

4.照样子划一划,再写出得数。

5.在○里填上“>”“<”或“=”。

5-4○5

4+1○4-1

4-1○3

5-2○2

4-2○3-2

3-2○2

6.看图列式计算。

三、课间放松。(3分钟)

边说边做。

一二拍拍手,三四点点头,五六甩甩背,七八跺跺脚,九十我坐直。

一边说一边做。

 

四、达标训练。(7分钟)

1.教材26页“做一做”图2。

(1)看图,说说图意。

(2)列出算式。

(3)指名解释算式的含义。

(4)质疑:算式中有两个“2”,它们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2.口算。

5-4= 5-3= 4-3=

4-2= 4-1= 3-2=

3-1= 2-1=

3.教材27页“做一做”2题。

(1)读懂图意。

(2)解决问题。

4.引导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5只纸鹤,用这5只纸鹤摆出几种不同的减法算式。

5.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减法算式表示。

1.(1)看图,说出图中的意思。

(2)列出算式:4-2=2。

(3)全班齐读两遍算式后,回答问题:算式中的“4”指原来有4块饼干,小老鼠偷走了2块,还剩2块。

(4)小组讨论,明确“2”的不同含义:第一个“2”表示偷走2块,第二个“2”表示剩下2块。

2.快速口算出答案。

3.同桌交流,完成习题。

4.摆一摆,看谁摆的方法多,并写出相应的减法算式。

5.举例说明。

学生1:树上有5只鸟,飞走了3只,还剩2只,用减法算式表示是5-3=2。

学生2:妈妈煮了3个鸡蛋,弟弟吃了2个,还剩1个,用减法算式表示是3-2=1。

7.算一算。

2+3= 2+1=

4-1= 3-2=

5-2= 4-1=

3-1= 5-3=

8.填一填。

1+□=3

4-□=2

9.有5只小动物站成一队,从后面数第2只小动物是小狗,小狗前面有几只小动物?

10.5个小朋友排成一排,从前面数,小丽排第2,小丽的后面比小丽的前面多几人?

五、课堂总结。(5分钟)

1.谈一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想一想,看一看,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减法?

谈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

减 法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