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2
收藏
第2课时 8和9的加减法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1.教学内容在安排上要有利于知识的迁移。
这部分内容在编排上与6、7的加减法基本一致,不同的是要求比前者略有提高,如在6、7的加减法计算中出现了“一图两式”,而在本节课则只出现了“一图四式”。另外,在教材55页7题中渗透了统计思想,以及在练习中安排了比多比少的内容。
2.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
在设计8和9的组成环节中,教材只给了一部分分解的内容,其他的都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3.加强了操作与观察活动的目的性。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在设计时通过让学生分一分、摆一摆、想一想等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实物背景中更好地理解8和9的组成与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8个五角星 9张圆形卡片 9根小棒
教学过程
⊙自主操作,引入新课
1.请同学们拿出8个五角星,自由分成两份,然后写出8能分成几和几。
2.小组内互相交流,你们小组共有多少种分法?
3.按照上面的方法,请同学们拿出9张圆形卡片,分成两份,看一看有多少种分法。
4.导入:之前我们学习了8和9的组成,现在我们来学习8和9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组内交流等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总结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知识迁移,发现规律
1.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已经交流了你们的分法,现在谁能代表你们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分法?
2.完成教材53页“做一做”,教师指导。
设计意图: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这方面知识有所了解,所以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索,帮助学生寻找规律,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探究8和9的加减法
(一)学习“一图四式”。
1.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
课件出示8个笑脸图,左边5个,右边3个。
师:你能看图提出问题并写出不一样的加法算式吗?(学生观图,提出问题,并根据问题写算式:5+3=8 3+5=8)
师:为什么根据同一幅图,你们却写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呢?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两道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
2.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板书编题,其余学生写算式。
(8-5=3 8-3=5)
初中九年级数学知识点之学习方法
2014年最新九年级数学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2014苏教版初中九年级数学知识点
2014初三数学考前纠错考点之三角形
2014年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数学知识点
九年级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
最新初三数学知识点推荐:函数
新初三年级数学复习知识点
2014年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最新初中九年级数学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数学知识点
初三年级的下册数学知识要点:实数
2014年初三年级数学知识点
重点数学九年级知识点角的度量与分类
最新重点九年级数学知识点之一元一次方程
2014初三数学考前纠错考点之统计与概率
2014初三年级数学知识点之础题压轴题解题方法
初三年级的数学下册知识点复习
初三数学的知识要点回顾:直线形
2014初三数学三角形易错知识点
2014初中九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初三数学每日一题知识点
2014年最新初三数学知识点推荐考前考点纠错
2014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之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初三常见数学知识复习点
2014初三年级数学知识点之复习计划第三轮
苏教版初三年级数学知识点
初三数学的知识点复习:方程组
初三数学知识点复习计划第一轮
新人教版初三年级数学知识点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