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9
收藏
本节课主要教学符号=和的认识,并应用这些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初步感受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对于这部分内容,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但是没有形成理性的认识,不能上升到将数的大小关系符号化程度。在本节课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摆实物,用文字描述摆放比较的结果,即谁比谁多或谁比谁少,抽象出用数字表示物体个数,并用数学符号表示比较的结果。新课程强调让学生经历有关活动,获得对有关知识的体验。用特定的符号来刻画客观世界中两个量之间的大小关系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生不但要学习运算符号+-,还要学习关系符号=和。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情境中体验并理解=和的含义,并引导学生将符号
和的形状内化后用语言描绘出来,这样的活动过程能加深学生对符号的理解和记忆。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在认识符号的时候,没有让学生及时地书写巩固,在后面比较数的大小的时候造成了混淆,虽然教了他们如何区分,但还是有个别学生没有弄清楚。还有对一一对应的思想没有强调,作业中画图形的时候有的学生就没有一个一个对齐地画。
反比例函数图象及性质(1)课件ppt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1)课件ppt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17.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课件ppt
17.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课件4
分式的加减课件ppt
《方差》课件ppt新人教版八年级下(作者:杨勇钢)
矩形的性质课件ppt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
第一章有理数复习学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
反比例函数复习(二)课件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勾股定理》课件ppt
平行四边形性质(二)课件ppt化子坪中学八年级下
17.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1)课件ppt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2)课件
分式的混合运算课件ppt
矩阵乘法的简单性质教案(苏教版选修4
逆变换与逆矩阵教案(苏教版选修4
分式的通分课件ppt
2011年北大等十三校联考(北约)自主招生数学试卷
17.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2)课件ppt
16.1.2分式的基本性质课件ppt
17.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课件3
《从分数到分式》课件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课件ppt新人教版八年级下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课件ppt新人教版八年级下
17.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3)课件ppt
勾股定理的复习课件1
《平行四边形性质》(第1课时)课件ppt新人教版八年级下
数据的分析总复习课课件ppt新人教版八年级下
分式的约分课件ppt
17.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课件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