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9
收藏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一年级上半学期10以内的加减法中的一节与10相关的加减法的练习课,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10的组成,初步认识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10的游戏》是以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重要基础。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进一步掌握10的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难点是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题组中的规律。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设计学生喜欢的喜羊羊和灰太狼这一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思考、操作,得出10的加减法的所有算式。
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实际状况,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想法有3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练习课与新授课相比,内容上无法吸引学生,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利用媒体呈现喜羊羊与会太狼的童话世界,给学生以动态的刺激,让学生在愉快的数学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多样的计算方法。
允许学生解题的策略多样性,如在10-()=8一题中,紧扣教学重点问你怎么想的?开方式的问题,给学生创造了宽阔的思维空间,并留给学生大胆阐述自己想法的机会,出现了观察4杯已喝完的饮料、10的分拆、10-6=4等等想法,发散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而在10的加法练习中,又为学困生提供了小圆片,为学困生提供了进一步掌握10的加减法的阶梯,使他们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三、观察比较,概括规律。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则是在练习中通过观察发现规律,也是这一节课的难点,所以我在设计练习时,共安排了3处题组合,通过起始的由老师导到后面的学生自己探究、概括,足以看出了学生思维步步深入,在感知中慢慢地悟出规律,能进行一定的推算。在开放题的练习中通过比较,进一步使学生的思维得以锤练。
四、创造各种条件和形式,开展学生间的交流。
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各种条件和形式,开展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鼓励他们进行开放式的讨论,合作性学习,利用小组形式开展探究活动,使每一个人都参与小组工作,使学生认识到小组的成员在探究尝试中各有所长,其知识和技能可以互补,通过这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如:小组合作摆一摆,分一分,把10个苹果装进2个篮子;小组交流10-()=8,你的好办法?让学生学生在合作互动的教学中,形成了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会了与他人合作、与伙伴合作。
2016年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糖果问题
2016年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6年最新版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的综合训练
2016年小升初数学应用题:自行车选手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折扣》教案
小升初数学自然数取法的试题答案及解析
2016年小升初考试数学模拟题训练
2016年小升初数学模拟题
品读小升初数学综合复习试卷
2016年小升初数学综合能力测试题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抽取游戏》教案
复习必备:2016年小升初数学应用题
北京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分配》教案
2016年最新小升初数学预测试卷
2016年小升初考试数学复习试题
2016小升初数学整数裂项例题及答案
小升初数学试题:摩托车的速度是多少
2016年小升初数学模拟考试题精选
2016年小升初数学应用题强化训练
2016年小升初数学应用题:捐赠图书
2016年小升初练习题及答案:立体图形的计算
2016年小升初数学汽车往返的试题及答案
小升初数学试题小王小李打牌的答案解析
2016年小升初数学高难度题:商品利润应用题
2016年小升初牛吃草问题应用题及答案
2016年小升初考试数学常考应用题
2016苏教版小升初数学考前模拟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成数》教案
苏教版六下数学第五单元《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一》教案
2016年小学升初中数学综合训练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