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8
收藏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教材一年级上册80――81页跳伞表演。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十几减9、减8的减法基础上创设了跳伞表演这一情景来学习十几减7、减6等数的减法。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具体的活动中,能正确计算十几减7、减6等数的减法,并能简单应用。
能力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探索相关的退位减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识。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倾听的学习习惯,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
教学重点:
学会正确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难点: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具准备:
课件、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新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1.谈话导入。
今天,蓝天白云,天气清凉,在美丽的大森林里,小动物们举行了一场精彩的表演。你们想看吗?(生答)现在老师就带小朋友一起来欣赏小动物们的跳伞表演
(指向黑板课题:跳伞表演)。请看大屏幕。(出示:从美丽的大森林伸展到蓝蓝的天空,再到陆续飞落的降落伞)
2.学生仔细观察图,提取数学信息。
3.学生汇报:看到了大森林里在举行跳伞表演;天上有红色降落伞是蚂蚁队和黄色降落伞是蜗牛队在比赛;蚂蚁有11只、蜗牛有7只在比赛;大树上有一些小动物在观看跳伞表演(师板书:蚂蚁和蜗牛的数目)
4.学生根据刚才说到的数学信息跟同桌提个不一样的数学问题。
5.学生汇报所提问题并尝试解答。
生1:蚂蚁和蜗牛一共有多少只?)
生2:蚂蚁比蜗牛多几只?
6.谁多?(生:蚂蚁多)多几只?(多4只)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11-7=4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是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探究解题策略
1.11-7=4的4要怎么算出来的。
(1)教师示范先摆了11个圆片,然后拿走7个,剩下4个。
高三年级理科数学第二次月考试题
高三数学第三次调研测试
高三数学第一次调研考试2
高三数学第一次调研考试1
高三数学解答题专题训练6
高三数学第二次诊断性考试1
高三数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三年级理科数学联考试题
高三数学第一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
高三数学第一学期期末五校联考2
高三年级数学理科月考试题
高三年级学科测试数学试题
高三数学解答题专题训练5
高三数学第一学期第4次月考试卷
高三数学第二次诊断性考试2
高三数学复习测试试题
高三数学第一学期期未考试试卷
高三数学第二学期期初联考试题
高三数学第二学期调研测试
高三数学联合调研考试试题
高三数学第一次调研考试3
高三级文科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抽查试卷1
高三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高三级理科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第一次联考数学试题1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数学抽查试题
高三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高三数学第一学期期末五校联考1
高三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