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买铅笔》教学反思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买铅笔》教学反思

2016-09-08 收藏

十几减9、减8的退位减法的教学内容,是2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的重点内容之一。如果突破了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那么,后续的十几减7、6、5等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精心设计以上教学过程。

成功之处:

(一)创设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为学生提供观察和实践的机会,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本课教材提供的主题图是小白兔到袋鼠的文具店买铅笔的情景。主题图中已经出示了数学问题: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多少支?我认为本课的主题图给出的数学问题太直接,学生没有思维的空间。因此在教学时我把主题图进行了改进。将袋鼠提出的数学问题用白纸盖住。这样,让学生自己去观察主题图,从图中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再通过老师巧妙地设疑,让学生把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转化为数学中的加减法,根据相应的信息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整节课以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小组交流汇报结果为主,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使他们敢想敢说敢做;师生间形成了融洽、愉快、合作的氛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 提倡算法多样化,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同一个计算问题,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的不同,常常会出现不同的计算方法,这正是学生具有不同个性的体现。本节课在教学 15-9=?时,放手让学生试算,学生中出现了多种计算方法后,教师并没有一味的求多求全,也没有引导学生过早地去择优或是限制学生用哪一种方法,而是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让学生在实践与交流中,自己去体会、理解、选择,这样既尊重了每个学生的差异,又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给了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感悟的时间与空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原则,培养了创新思维。

不足之处:

(一)从教材提供的例题和练习分析,本课应是学习十几减9、减8的退位减法。但是,一堂课上下来,感觉内容颇多,难以完成任务。我想: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应该是相通。只要掌握了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学生就会自然地迁移到所有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上来。因此,我认为应该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一下调整,即以十几减9为切入点,在合作交流中学会20 以内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也就是删去十几减8的教学内容。即(让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摆一摆,完成课本试一试的习题。

168=□ 138=□ 158=□ 118=□

选择你喜欢的算法说说16-8你是怎样算的?其它几题呢?)为后面的练习赢得一定时间。

(二)由于是20 以内退位减法的第一堂课,学生思维体验的时间过短,体验的次数还少,计算时不熟练。因此,如果删去十几减8的教学内容,就可以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15-9的运算方法;之后,补充出示:

12-9= 16-9= 18-9=

学生完成之后,同样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说一说是这样算的。这样,体验的次数多了,计算也就熟练了。接下来,感受成功的体验就更有信心了!

(三)在摘苹果的游戏中,应将教材稍作处理:苹果树上结了8个大苹果,苹果上写着算式。教师准备几张卡片,让学生抽签,抽到几的卡片,就去摘相应的苹果,摘对了,苹果就送给他。看谁摘到的苹果最多!为了防止有的学生把苹果摘漏,教师应多准备几张卡片,如有遗漏,再让其他学生去抽签摘相应的苹果。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何愁没有学习的动力呢?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