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7
收藏
一、分析教材,领悟意图。
本节课小明的一天,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生活情境,采用连环画的形式展现小明一天的活动:早上6时起床7时半上学8时上课12时吃午饭下午4时踢球晚上8时半睡觉。这一内容在设计上有3个特点:第一,提供了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第二,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学会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发展学生的数感;第三,适时地渗透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如按时起床、早睡早起等。本内容的选取既关注了学生的经验和兴趣,又让学生体会到时间对于他们的重要性,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分析学生,把握起点。
本班学生33人,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参差不齐。上这节课之前,我做了个调查:发现个别孩子己认识了整时与半点,还了解了一些关于钟面的其他知识;而大部分孩子相对而言就知之甚少,对钟表的认识甚至可以说是0。因此,如果将本节的知识交给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必须要先把学生按已有经验的多少来搭配成若干异质小组,才能取得良好的合作效果。
三、明确目标,突出重点。
(一)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半点。
2.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观念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二)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钟表,会认读整时、半时。
难点:正确认读整时、半时。
三、因材施教,扶放结合。
1.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因此在教学时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情境图,给学生提供充分交流的机会,使数学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升华。
2.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富有情感的行为,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互动。本节课通过小明的一天为学生创设一个熟悉的生活情境,体现儿童已有的生活经历,为学生探索知识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
3.加强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
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就应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本节教学有多处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力量,沟通各小组所发现的内容,在这些过程中去培养学生合作的习惯:怎样倾听别人的意见,怎样与别人交流,如何正确评价别人的见解等等。
小学二年级数学公式:倍数关系
小学2015四年级基本数学公式
小学生必知的长度单位换算公式
小学阶段时间单位换算公式
小学六年级数学公式:三角形面积
小学六年级单位间进率数学公式汇总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正方体
小学阶段面积单位换算公式
小学数学常用公式:圆锥体体积公式
2015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集合
小学数学和差问题的公式2个
2015年小学三年级常用数学公式大全
常用数学公式 :小学阶段圆形的计算公式
小学一年级常用数学公式:时钟的认识
小五年级学数学公式:体积容积单位换算
小学数学四年级图形计算公式
二年级常考数学公式:利润与折扣问题
小学阶段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
小学生必知的梯形计算公式(面积和周长)
小学6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换算公式
六年级常用数学公式《小数四则运算》
小学四年级数学常用公式
小学图形计算公式:长方形和长方体
小学六年级常用数学公式:分数的四则运算
数学公式:圆柱的体积和面积计算公式
小学几何图形计算公式:三角形
小学阶段植树问题的数学公式
小学一年级常用数学公式:单位换算
小学生必知的数学基本概念大全
小学阶段常用的数学数量关系式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