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6
收藏
经过几天的集体备课,今天终于将《物体的分类》的三度教学设计在本班进行教学,反思本次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借助数学本质追问活动过程的技能。
1、在分一分初步感知物体特征这个活动中,我改操作为直接思考,转学生的分实物为分序号,这样组织便于老师把握课堂,可是在学生分完之后,让 学生来汇报分法时,没有继续追问学生是按什么来分的;没有继续追问魔方另外分一类的本质原因;没有继续追问其他同学的分类情况如果在这里,我将追问进 行到底,那就可以让学生有深度地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本质联系和区别。
2、在我说你摸游戏巩固形成表象这个活动中,在老师说出了物 体的特征后,有的学生摸错了,我没有抓住物体的本质特征继续引导、追问学生摸的过程,让学生把摸的过程叙述一遍,并引导学生明了怎么摸才感觉是圆柱或长方 体之类。
如果给予追问,学生对一些容易混淆的物体的认识将水到渠成。
3、在找一找解释应用这个活动中,学生说出黑板是长方体,我没有继续追问黑板的6个面在哪里,以致后面又出现了投影仪是正方体的现象。
通 过本次研讨,我明白了有效的数学活动,要注意把握数学的本质,关注结果与过程的关系,不要凭感觉肯定或否定,而应在课堂上适当回放活动过程,特别是课堂中 的错误更需要围绕数学的本质,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有效的数学活动,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与学习习惯来进行,关注学生的基础和已有体验是否 有利于我们的教学。有效的数学活动还要注意活动的组织过程
今天,我又收获了!
《正负数一》教学反思
《辨认方向》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纠错课后的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住新房》教学反思
《正、反比例练习》教学反思
《6和7的认识》教学反思二
《小数点的移动》教学反思
《期末复习——百分数》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最大公约数》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分数基本性质》教后反思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练习课》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万以内数的连加》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分橘子》教学反思
北京版《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第四册《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通分》教后反思
《买文具》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反思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二
一年级教师公开课反思
小学数学《商中间或末尾有零的除法》教学反思
《分一分》教学反思二
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反思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教学反思
《三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求最大公因数》教后反思
人教版《分数乘分数》教学反思
《小数除法练习课》教学反思
《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比较》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