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6
收藏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2、在经历探索发现加与减的互逆关系及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归纳、判断推理能力。
3、运用加、减法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加法与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你有好朋友吗?说说你的好朋友是谁?
师:加法和减法也是一对好朋友,它们之间会有怎样的秘密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1.探究加、减法的意义。
(1)教学加法的意义。
①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1情境图。
师:认真读一读题目,你知道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吗?如果用线段图来表示它
们之间的关系,你能画出来吗?
②怎样计算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③引导小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2)教学减法的意义。
①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第(2)、(3)小题。根据题目画出
线段图。
②分析两题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计算。
③引导学生与第(1)小题比较、分析得出: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去的加数叫做减数,求出的未知数叫做差。
2、探究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教学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加法,小组内说说加法各部分的名称,并找一找加法各部分间有什么关系?
(2)教学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师:那减法各部分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3)沟通梳理加、减法间的关系
师:通过几个算式的比较,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加、减法之
间的关系吗?
(板书: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三、检测反馈
1、看课件,完成基本训练。
2、完成课本第三页做一做。
3、完成课本练习一的1、2、3、4、5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初一数学期中考试同步试题
初一下数学暑假作业之数据的收集整理练习
2014年最新数学基础初一《科学记数法》
2014年最新数学初中一年级强化第一章《整式的运算》
(参考)初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同步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家庭作业测试题: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
2014最新数学初一年级强化训练《整式》
数学期中必备升降幂知识点精讲:七年级上册数学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加减试题水平测试题
2014年最新数学基础七年级《普查和抽样调查》
初一数学代数式的值练习题
初一数学家庭作业选择题
2014年初一数学同步练习第四周周测试题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之合并同类项
2014最新数学初中一年级强化训练(新版)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除法同步测试题
考试必背: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辅导练习
数学初一基础训练 第五章《三角形》
2014最新巩固数学初一训练《有理数的乘法》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单元检测试卷参考
最新数学七年级强化训练《二元一次方程组》
中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对于“学困生”的思索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同步练习题
2014年最新数学基础初一训练《比较线段的长短》
最新数学初一基础训练第五章
数学初一年级强化训练《正数和负数》
2014年最新巩固数学初一《有理数的除法》
小学数学评课发言 独立思考,你让孩子做到了吗?
最新数学初一强化训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巩固数学初一训练《有理数的加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