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5
收藏
素材内容:
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类》第2课时整理书包主题图
知识与技能:通过整理书包,初步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教育功能:通过操作、交流活动巩固分类的思想,认识分类标准的多样性。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用途,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
前后联系:
前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四单元《整理房间》;后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六单元《认识物体》,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角》,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
素材分析:
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初步体会了分类的含义和方法,能按一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知识上的铺垫。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在操作和交流中初步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向学生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并对后续认识数、发现数的特征、认识图形的特征以及认识统计图都有重要的迁移作用。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九月一日那天,淘气该上小学了,淘气把书包里的书倒在了书桌上,望着满桌子的东西,她发愁了:这么多书该怎么装呀?书包怎么整理呢?
你想帮帮淘气吗?你们会整理书包吗?你们来整理一下你的书包,再把你的方法介绍给淘气好吗?
二、动手操作,体验分类多样性
每一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放着一些书本,通过上节课《整理房间》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整理物品之前,最好先做什么?(分类)同学们在整理书包前先想一想,你打算怎样整理?
整理书包前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组织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整理自己的书包。也可以让学生课前准备一些相关的物品,分成若干小组,小组进行整理活动。
在学生整理书包时,对于如何确定分类的标准,教师不作过细的要求,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在分类活动中逐步体会分类的多样性。
三、组织评价
整理完毕后,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再进行小组汇报。
同学们都整理好了,请你来说说,你是怎样分的,这样分有什么好处呢?学生可能会有以下结果:
生1:我是把语文的东西分成一类,数学的东西分成一类。
生2:我把书放在一起,本子放在一起。
生3:我把大书放在一起,小书放在一起。
对于学生不同的结果,只要学生分得合理,教师都给予肯定。
在学生汇报完以后,教师追问:为什么同样的物品,会分出不同的结果?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发现分类的标准相同,会得到相同的分类结果,分类的标准不同,分得的结果也不相同。让学生理解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四、体会整理书包的意义
(一)拿书比赛
(二)小结
大家整理书包,有的是把书放一起,本子放一起;还有的把语文课用的书本放一起,数学课用的书本放一起;还有的学生按照书、本的大小来整理。只要整理的井井有条,我们用起来就非常方便。
2016年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新苏教版)
人教版四上数学《面积和周长的对比》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2016)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最喜欢的水果》教学反思
备战小升初考试数学综合训练题
2017年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指导,这些方法一定要掌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最喜欢的水果》片段点评
五年级数学教学叙事 开学第一课,孩子这样感动着我
小升初考试数学运算定律知识点积累
【学习指导】高二数学学习方法:反思解题法
2016年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练习卷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运算律》同步练习题
2017年小升初数学自我测试题
《倒数的认识》听课心得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最喜欢的水果》教学案例及反思
2017年小升初数学小数四则运算知识点
数学高二必修三人教版第二章知识点:用样本估计总体
高二数学学习方法指导:如何采取针对性措施
人教版四上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反思
高二数学解题技巧:做好高考数学题的12种方法
人教版四上册《面积和周长的对比》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上《土地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最喜欢的水果》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最喜欢的水果》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最喜欢的水果》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最喜欢的水果》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最喜欢的水果》教学预案
小升初数学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2016年四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训练题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最喜欢的水果》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