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5
收藏
学生在操作中感悟,在感悟中交流,在交流中形成鲜明的表象。使原本枯燥地空间与位置教学变得富有情趣,对上下、前后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加深了对位置的理解,使他们在游戏、活动、表演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感受数学的生活魅力。
对上下、前后的认识学生能理解意思但表达不完整、不清楚。因此,我以学生的说来贯穿始终,如自己小声说,同桌互相说、集体交流等。让每个孩子都有说的机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从课堂的反馈来看,学生对游戏、活动、操作等等比较感兴趣,参与性强,有强烈的参与欲望;情感体验积极,都想积极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与小朋友和老师分享自己的感受,对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完成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水平参差不齐,不够一致,差别很大,甚至个别的学生在活动中处于旁观者,还需适时点拨、提醒、帮助他们,但在课堂上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难免有时注意不到,因此在提倡个体化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今天,如何关注学困生的发展,仍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这节课是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的第一课时,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认识上 下、前 后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上下前后完整地表达事物的位置关系,体会上下前后位置的相对性。 体验数学数学的乐趣。
《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修订稿》指出,数学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 由于一年级学生对上下前后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也十分重要。同时,正是通过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才能经历一个从具体到逐步抽象的过程,但是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需要将他们所具有的数学经验系统化,规范化。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我抓住这一特点去思考,根据学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前后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只知道谁在前面,谁在后面,但是不能完整的说出谁在谁前面,谁在谁的后面,对于前后的相对性孩子刚开始就更加不熟悉,但是经过适当的点播之后学生很快的就会明白,引导孩子完整的说出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然后就地借助学生的座位,例2的情景图,教室里的事物,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说一说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在练习巩固的时候我主要是根据低年级儿童心理特点,采取游戏的教学方式让他们在玩中掌握前后的位置关系。
游戏一,课间休息:前后健身操。
游戏二,森林运动会。
游戏三,扮演小动物做游戏。
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孩子们基本掌握了前后的位置关系。课堂气氛较活跃。
不足之处:
1、把握课堂的能力不强。
2、语言不够简练规范,板书不规范。
3、对学生的评价不到位,评价语言单一。
2016年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
2016年高考数学备考知识点:三角函数
2016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幂函数定义与性质
高考数学集合复习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2016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轨迹方程的求解
高考数学解三角形知识点应用举例解析
高考一轮复习极限知识点归纳总结
2016年山西高考数学知识点精讲:函数的定义域
2016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盘点高考数学三角函数与向量复习攻略
2016年山西高考数学重点知识讲解:函数的定义域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数学七大知识点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复数口诀分享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重要知识点:不等式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知识点:立体几何
2016年山西高考数学知识点精讲:直线与方程
2016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
2016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
2016年山西高考数学重点知识讲解:反比例函数
2016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数学棱锥定义及公式
高考数学三角函数的求值整理
2016年高考数学备考知识点之数列的相关知识
2016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重要知识点总结
高考数学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知识点复习资料
盘点2016年高考数学易错知识点
2016年高考数学备考知识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2016年高考数学备考知识点:正余弦诱导公式
2016年山西高考数学知识点精讲:一次函数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易错知识点归纳
2016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数学函数公式总结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