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31
收藏
教学分析:
这部分教材包括:4的认识,得数是4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两部分内容。
4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数字1、2、3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包括:数数、认数、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数的组成等知识,在编排上跟3的认识相似,所不同的是增加了序数含义的教学。通过排队上车这一直观图使学生初步建立起序数概念,知道从小要遵守交通秩序。
得数是4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教学,教材安排了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用填空的形式学习4的组成、分解,为计算加减法做铺垫。
第二个层次是学习4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主要是通过两组相互对照的图来进行教学,一组是汽车图,便于学生在对照中,理解3+1=4和1+3=4,渗透加法交换律,另一组是熊猫图,通过对照理解4-1=3和4-3=1,不但使学生理解了算法,同时又渗透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第三个层次是让学生动手摆学具,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第四个层次是巩固练习,看算式直接写得数,由直观过渡到抽象,运用4的组成、分解计算相应的加减法
教学建议:
1.利用动画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主题图和排队上车图时,我们可以制成声像并茂的动画课件,把静态的画面用动态的形式展示,通过丰富画面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
2.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强化4的表象
教学完主题图以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摆学具、击掌、模仿小动物的叫声等形式,通过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加深对4的基数含义的理解,强化4的表象。
3.加强对比,突出重点
教学得数是4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观察、讨论:两道加法例题和两道减法例题分别有什么联系,通过比较加深对加减法的理解和对部分与整体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鲁教版七上4.3《简单的概率计算》word教案
2012鲁教版七上3.6《实数》word学案
2012鲁教版七上2.3《勾股定理的应用举例》word学案
鲁教版七上2.1《探索勾股定理》word学案
2012鲁教版七上2.2《勾股数》word学案
鲁教版七上2.1《探索勾股定理》word教案
2012鲁教版七上1.5《镶边与剪纸》word学案
2012鲁教版七上4.2《认识概率》word教案
鲁教版七上5.2《平面直角坐标系》word教案
2012鲁教版七上3.1《无理数》word学案1
2012鲁教版七上3.1《无理数》word学案2
鲁教版七上3.2《平方根》word教案
鲁教版七上1.2《简单的轴对称图形》word教案
鲁教版七上2.2《勾股数》word教案
2012鲁教版七上1.5《镶边与剪纸》word教案
2012鲁教版七上2.3《勾股定理的应用举例》word教案
2012鲁教版七上3.2《平方根》word学案
2012鲁教版七上3.3《立方根》word学案
鲁教版七上1.3《探索轴对称的性质》word教案
2012鲁教版七上4.5《数据的波动》word教案
鲁教版七上3.3《立方根》word教案
2012鲁教版七上3.1《无理数》word教案
鲁教版七上5.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形》word教案
2012鲁教版七上4.2《认识概率》word学案
鲁教版七上3.4《方根的估算》word教案
鲁教版七上3.6《实数》word教案
2012鲁教版七上4.1《可能性的大小》word教案
2012鲁教版七上3.4《方根的估算》word教案
鲁教版七上1.1《轴对称现象》word教案
2012鲁教版七上3.2《平方根》word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