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31
收藏
教学分析:
这部分教材包括:4的认识,得数是4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两部分内容。
4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数字1、2、3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包括:数数、认数、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数的组成等知识,在编排上跟3的认识相似,所不同的是增加了序数含义的教学。通过排队上车这一直观图使学生初步建立起序数概念,知道从小要遵守交通秩序。
得数是4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教学,教材安排了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用填空的形式学习4的组成、分解,为计算加减法做铺垫。
第二个层次是学习4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主要是通过两组相互对照的图来进行教学,一组是汽车图,便于学生在对照中,理解3+1=4和1+3=4,渗透加法交换律,另一组是熊猫图,通过对照理解4-1=3和4-3=1,不但使学生理解了算法,同时又渗透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第三个层次是让学生动手摆学具,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第四个层次是巩固练习,看算式直接写得数,由直观过渡到抽象,运用4的组成、分解计算相应的加减法
教学建议:
1.利用动画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主题图和排队上车图时,我们可以制成声像并茂的动画课件,把静态的画面用动态的形式展示,通过丰富画面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
2.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强化4的表象
教学完主题图以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摆学具、击掌、模仿小动物的叫声等形式,通过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加深对4的基数含义的理解,强化4的表象。
3.加强对比,突出重点
教学得数是4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观察、讨论:两道加法例题和两道减法例题分别有什么联系,通过比较加深对加减法的理解和对部分与整体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西师大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习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实践活动》习题
一年级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法口算题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物体分类》习题
小学一年级20以内的填括号口算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5以内的加减法》习题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搭积木》习题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加法》习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大于 等于 小于》习题
一年级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口算题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11-20各数》习题
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买铅笔》习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计算综合口算题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习题
一年级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加法口算题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比较》习题
一年级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减法口算题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顺序》习题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1-5的分与合》习题
数学一年级:《6-10的认识》习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5以内的加减法》习题
一年级整十数减整十数的减法口算题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加减法口算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减法口算练习题
小学一年级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口算题
适合小学一年级孩子做的口算题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合与分》习题
一年级整十数减一位数的减法口算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有几瓶牛奶》习题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8和9的分与合》习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