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31
收藏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第;
二、说学前分析
对0的认识,许多学生只把0理解为什么都没有,对0;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初步知道0的三个含义,通过直尺认识0在;
2、指导学生规范写0,培养学生书写能力.;
3、体会数的意义的多样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
4、通过探究活动发展的求异思维
小猫钓鱼(说课稿)
0的认识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第一册第一单元8、9页的内容。本课是在了解儿童的认数、数数情况,以及1~5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小猫钓鱼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理解0的含义,即0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或)分界点,学会读、写0。教科书的编排是先认识0的意义(表示什么物体也没有),再认识、理解0的其他含义,最后书写0,并将知识拓展到课外,寻找生活中用到0的地方。根据一年级新生喜欢听故事和做游戏的特点,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使学生乐学、爱学。
二、说学前分析
对0的认识,许多学生只把0理解为什么都没有,对0可以表示起点(或分界点)基本没有接触过,因而对0的更深刻的认识,单独安排一节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0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可以认识到一个数所表示意义的多样性,体会答案的不惟一性。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初步知道0的三个含义,通过直尺认识0在数中的顺序,会读写0.能力目标:
2、指导学生规范写0,培养学生书写能力。
3、体会数的意义的多样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4、通过探究活动发展的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
在生活中会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进一步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做事要认真的态度。
教学重点:
1.初步知道0的含义,0在数中的顺序,会读写0.
2.指导学生规范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1.2函数及其表示习题课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课件ppt(新人教版A必修1)
新人教版高中(必修1)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一)课件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课件人教新课标高中(必修1)
2.2.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课件ppt(新人教版高中(必修1))
1.3函数的基本性质——奇偶性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章末整合提升训练课件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一)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随堂优化训练课件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一)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函数的表示法课件新课标高中(必修1)
2.2.3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随堂优化训练课件
集合(1)课件ppt(新人教版A必修1)
1.2.2函数的表示法(2)课件ppt(人教版高一上)
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三)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1.2.2函数的表示法课件ppt(人教版高一上)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二)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随堂优化训练课件
函数的奇偶性课件新课标高中(必修1)
1.2.2函数的表示法(二)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1.2.1函数的概念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二)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3.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一)课件高中(必修1)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三)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函数的应用(第二课时)课件人教新课标高中(必修1)
函数的应用(第一课时)课件人教新课标高中(必修1)
2.3.3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随堂优化训练课件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课件ppt(新人教版高中必修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