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6
收藏
《方程》一课的现场教学活动。我觉得这节课中唯一的特点就是信任学生,发挥孩子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孩子同桌交流、小组交流,把各自的想法用式子表示出来,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一、课前欠缺了解与交流
这节课就像吴老师说的那样,太平淡,没有激起孩子们的兴趣,新课标中提到数学概念的引入要情境化,要顺其自然,而不能强加于人。我感觉今天在进行每个环节的时候都是在牵着学生走,孩子提不起兴趣,孩子们没有进入到主动探索的状态中。而且上课班级学生因为紧张,自尊心和自我意识特别强,大部分学生思考问题时,更愿意多思考而少开口。也有不少学生认为课堂发言是出风头,于是无论教师怎样努力地鼓励,即便是知道答案,他们也会随大流,不愿意去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当然还有部分学生存在一种害羞心理,害怕在别人面前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或者曾经有过挫折的体验,担心回答错了会被同学和老师耻笑而羞于开口,更担心会被老师看不起,而不愿回答问题。我们只有了解学生的想法,才能想到解决办法
二、没有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比如用字母引入未知数时,我问:这里有一些我们知道的数量,你能找到它吗?还有一些不知道的数量是谁?
这些不知道的数量都可以用字母表示,你想到了哪些字母
比如我们可以用x表示樱桃的质量,你能用数学式子来表示等量关系呢?
(板书:10=x+2)
10,x,2都代表了什么?
只要把等量关系中的樱桃的质量换成x,把已知的数量去掉单位换成数,10g换成10,2g换成2就可以了
这节课因中小的孩子上课紧张、不爱回答问题,导致课堂上我害怕把课上砸了,对孩子的牵引太多了,学生在学习中只有拥有真正懂得学习主动权才能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
三、要把握课堂上点拨的时机
比如呈现了将等量关系中的未知数用字母x代替的基本方法后,孩子们基本用的都是x.应该在这些不知道的数量都可以用字母表示,你想到了哪些字母?这个问题后顺势引导通常情况下我们用x,y,z来表示未知数。
又如用式子表示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之后,观察这些式子的特点它们有什么共同点?经过孩子的讨论得出结论后,揭示了课题像这样的式子就是方程又问请你看着这些方程,结合他们的共同点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方程?,结果,四(1)班的孩子上课回答问题的孩子很少,老师经过多次启发后,终于有一个孩子战战兢兢地举起了手,这时是认识新知关键之处,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时,教师及时总结,例如找到方程的共同属性之后,老师直接揭示概念,再出示课题。
在练习的环节,我出示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情境,由浅入深,层层巩固,先是判断,然后是看图列方程,最后是根据文字列出相应的方程,由具体到抽象,不仅符合了孩子接受新知识的认知特点,而且让孩子进一步体会到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加强对教材的研读,弄明白教材的编写意图、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加强业务学习,增强课堂调控能力,更加准确的把握每一节课。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知识》教学3
六年级数学教案——数学与科技(编码)
六年级数学教案——路程和时间
六年级数学教案——生活中的比简案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知识》教学计划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柱体的表面积
六年级数学教案——连除分率应用题
六年级数学教案——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六)
六年级数学教案——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六年级数学教案——邮递的路程
六年级数学教案——《抽屉原理(新人教)》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乘法整理和复习
六年级数学教案——反比例练习课(一)
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
六年级数学教案——确定位置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周长与面积整理和复习
六年级数学教案——化简比
六年级数学教案——比整理复习(1)
六年级数学教案——比例的整理和复习
六年级数学教案——百分数的应用练习一
六年级数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巩固练习》教案1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认识》教学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练习课(1)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期付款
六年级数学教案——《比的意义》
六年级数学教案——解比例
六年级数学教案——图形欣赏
六年级数学教案——确定起跑线
六年级数学教案——连除分率应用题反思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单元目标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