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5
收藏
星期三上午第一节,听了吴老师执教的《8和9的加减法》。她所上的这节课能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主要表现在:
1、利用开火车的游戏形式进行口算,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复习了8和9的组成,看图列式计算。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新知,为新课的学习埋下伏笔,做了铺垫。
2、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在新课的教学中,吴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了8朵花图,让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并初步总结出8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用8的组成和分解),紧接着,出示9多花图让学生列式计算,从而引出课题8和9的加减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当地启发引导,让学生感受到利用8和9的分与合就可以解决关于8和9的加减法。
这节课也存在一点问题,主要是:
1、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没有面对全体学生,总是点那几个学生来回答问题,可以多给其他的学生发言的机会,让全班同学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2、在课堂中不应该反问学生:为什么6加2等于8呢?为什么不等于9呢?这样提问容易误导学生。教师只要求学生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想到的是什么?正确引导学生说出用8的组成来解决。
3、要善于鼓励学生。不能只有口头鼓励你真棒!我认为可以采用小礼物奖励。(如笑脸娃、智慧星、或分组比赛赢得小红旗)这样学生就会有主动学习和探索的欲望,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