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5
收藏
《8、9的加减法》是在学习7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的。学生在学习6、7的加减法时就会根据一幅图列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教材已为本课的一图四式作了铺垫。因此,学习这部分内容,我主要从学生的经历中展开,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来感知知识的发展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成功之处:
1、旧知铺垫,情境导入。
在学习新知之前,以旧知铺垫,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课始,先让学生复习和巩固7以内加减法和8、9的组成,为学习8、9的加减法作好铺垫。创设小动物队列比赛情境,让学生猜一猜哪种站得最整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
学习8的加减法时,引导学生观察恐龙图,放手让学生提问题,并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让学生探索出一图四式,并掌握了8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习9的加减法时,我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让学生摆圆片,列出四道算式并计算得数。最后直接用想一想的办法来计算8、9的加减法,引导学生想8、9的组成来计算出8、9的加减法。这样让学生经历了直观看图列式计算、动手操作计算和直接动脑口算的探究过程来感知、体验知识的发展过程,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出计算的方法,最后通过实践应用和反思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提高口算能力。使学生亲自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
总之,本节课通过旧知铺垫、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应用反思的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中来,教学效果好。
不足之处:
从学生的练习反馈中发现,由于计算不熟练和计算不够认真,口算结果容易出现错误。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培养学生细心、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随堂检测题
2016年小学数学毕业试卷(苏教版)
2016年小学数学毕业考试题(青岛版)
2016年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试卷
2016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试卷(人教版)
2016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人教版)
小学数学毕业试题(新北师大版)
2016小学数学毕业考试卷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试卷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检测试卷(新苏教版)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表内除法(二)
浙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问题同步检测题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课后训练题
2016年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测试题
2016年三年级下册数学什么是面积随堂检测题
2016年六年级数学数与代数随堂检测题:第二学期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第七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综合能力训练习题2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知识点解析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确定位置课后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小结:混合计算
2016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苏教版)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同步检测题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复习总结:数据收集整理
2016年六年级数学毕业测试卷
2016年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与比例练习题精选
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与百分数练习题:第二学期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课后练习题: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第七单元认识方程测试题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大数的读与写练习题精选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