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4
收藏
《认识物体》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分类知识,并且在生活中对几何形体有一定的感知的基础上后进行的。学生能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感受物体的形状特点,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物体。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感知每类形体的特征。难点是知道立体图形的名称。
这部分内容教学时,我准备了一些生活中四种物体形状的生活品,如:乒乓球、月饼盒、铅笔盒、魔方,易拉罐等,让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是有不同形状的,然后创设了把这些物品分分类的小游戏,引导学生把其中的物体进行分类,依次观察每类物体,积累感性认识,接着分别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图形,并认识相应图形的名称,初步认识这些形体。
成功之处:
1、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将实物放在封闭的纸箱里,让学生到讲台上来摸,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
(2)将实物摆到讲台上,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在那里见过,并说出它的用途。
2、自主探索,构建新知
这部分内容教学时,我准备了一些生活中四种物体形状的生活品,如:乒乓球、月饼盒、铅笔盒、魔方,易拉罐等,让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是有不同形状的,然后创设了把这些物品分分类的小游戏,引导学生把其中的物体进行分类,依次观察每类物体,积累感性认识,接着分别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图形,并认识相应图形的名称,初步认识这些形体。
通过教学发现,很多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已经有了生活经验,大多能说出物体的名称。只有在说到圆柱的时候,学生会说成:圆柱体。球,学生会说圆或球体。对名称反复强调,学生便能准确说出各物体的名称。
3、实践应用,拓展提高
用橡皮泥捏一个自己喜欢的形体,可以捏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比比谁的手巧,就能获得这片金钥匙!
不足之处:
1、在突破难点上,我没有让学生举例子,让学生在生活找这些物体。
2、没有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表述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经常反思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以争取更大的进步。
2016-2017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同步检测:椭圆
高考数学选择题答题技巧2017
17年高考一轮备考数学的记忆方法讲解
2017年高考数学公式大全:圆的有关性质
人教版高二数学必修三第二章同步练习:用样本估计总体
2016-2017高考数学选择题的十大解法
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分析
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末考试卷答案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知识点: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高考数学考点:指数函数、函数奇偶性
高考数学七大知识点归纳
数学高二必修三人教版第二章知识点: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高二人教版数学必修三第二章同步练习: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2017学年高考数学一轮备考决胜八妙法
2017高考数学填空题解题方法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题答案
关于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最新2017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五大知识点
2017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同步提升检测:抛物线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解题技巧大放送
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分析2014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知识点:集合的基本运算
2014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
数学2016-2017高考一轮复习排列组合题型讲解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高考数学复数知识点梳理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必考知识点:三角函数
数学2017年高考一轮复习专项练习: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
2014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