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9
收藏
《8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教学内容。在这之前,学生对10以内加减法已经熟练掌握以及对20以内的两位数充分认识,通过前一阶段《9加几》的学习,已经初步感知并学会运用凑十法。在此过程中,他们充分体会到10加几的简便,所有的这些都为在数学课堂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强化凑十法奠定了基础。8加几的学习是智障学生对加法学习的延伸。8加几的思想方法也是凑十法,是学生思维方法的扩展。8加几的学习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进位加法的理解,通过学习,学生能充分建立起一个进位加法的模型。
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
1、结合情景图,在操作的过程中了解凑十的合理性。
2、能够运用凑十的方法计算8加几的加法。教学中的重点是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迅速地口算。而难点则落实在理解用凑十法计算8加几的思维过程。
本课教学力求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活动情境,使每一位学生能积极主动的进入数学课堂并参与活动。
成功之处:
1、所复习的内容是本节课知识的停靠点,如数的组成,把几分成2和几;填空,8加几等于10;9加几的计算并要求A类生说算理这些知识的复习,有利于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来探索学习8加几的进位加法。
2、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课上知识我是利用多媒体演示操作让学生自己感知学习8加几的计算方法,把具体形象的动画过程与抽象的计算过程一一对应起来,边演示边说,汇报交流,在演示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感知了凑十法。
3、注重培养问题意识:我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在课堂上让学生观察草莓图、桃子图,问发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发现中质疑。
不足之处:
课上有的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很小,自己没有适当地使用激励性评价语言,鼓励的语言比较生硬,不能引导学生大声的表达。另外在整堂课中,课堂气氛也不够活跃,在教学时还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学才肯学,教学效果才会提高。
课的准备过程是自己提高的过程,讲课后的反思是提高中的提高。从反思中我认识到自己的许多不足,这将成为我进步的台阶。
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认识物体和图形
有趣的多少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10的加减法
《分类》教学反思
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认识图形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认识时间》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6的乘法口诀》
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认识平面图形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分类 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圆的周长》讲说课稿(北师大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统计》
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用数学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9加几
说课稿: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2
一年级上册说课稿填未知加数(人教版)
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角的初步认识》
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认识钟表
《认识人民币(一)》说课稿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七的乘法口决》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 《认识时间》说课稿(2)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11~20各数的认识
小学数学:《方程》第一课说课稿(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8和9的认识
说课稿: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计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 《1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2)
《认识图形》说课稿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连加连减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3)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10的认识(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1-5各数的认识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