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6
收藏
教学内容:
7,6 加几
教学目标:
1、探究7、6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根据一幅图中两个已知数写出两道加法式子,初步理解这两个算式之间的联系。
3、能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提高分析、解决简单数学问题的能力。
4、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预习学案:
9 + ( ) = 10
8 + ( ) = 10
7 + ( ) = 10
6 + ( ) = 10
5 + ( ) =10
4 + ( ) =10
8 + 1
8 + 2
8 + 3
5 + 5
8 + 5
8 + 6
8 + 8
7 + 8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引入多媒体演示:通过信息图提出问题:
问题1:1号运动员一共投了多少个?
问题2:2好运动员一共投了多少个?
师: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
学生甲:
学生乙:
教师:小朋友采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这道题,值得表扬。这节课我们来研究7,6加几。(板书课题:7,6加几)。
教学意图:通过复习9,8加几,帮助学生找准原有认知起点,便于学生有效地利用旧知识主动学习新知识。
二、探索新知
教学7加几的进位加法。
(1)创设情景列算式。课件演示(小试身手)
(2)出示问题探究 6+5
6+5的演示图
①分组讨论交流。
②小组代表汇报各自的想法。
学生甲:我是这样想的,在6+5中,将5分成4和1,6和4加起来得10,10+1=11。
学生乙:6+5,将6分成1和5,5+5=10,10+1=11。
学生丙:6+5可以先数6个再数5个,合起来为11。
教师:同学们说的想的这些方法都不错,大家可以选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教师:请同学们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的算式题。
7+4=□ 7+7=□学生计算后抽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集体订正。
教师:该怎样计算呢?请同桌进行讨论交流,谈谈各自的想法。学生同桌讨论交流后,派代表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6加几和刚才学习的7加几有相似的地方吗?哪些地方相似?
学生:7加几是把另一个数分成3和几,6加几是把另一个数分成4和几,都是把前面两个数加起来得10后,再加余下的数。
教师:同学们能从中发现规律,真不错。请同学们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的算式题。6+6= 6+8= 学生计算后抽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集体订正。
教学意图:通过找6加几、7加几的计算规律,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提高学生对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
三、检测案
教师:我们学习了7,6加几的进位加法,同学们能不能说出所有7,6加几的式子呢?学生先自己写算式,再把写好的算式在小组内交流。教师视频展示学生排列好的式子:
7加几的式子有: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6加几的式子有: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教师:为什么要这样排序呢?
学生:这样从0排到9,很好记。
教师:请同学计算出每道式子的得数。学生回答。(略)教师动态演示各式得数。
教师:请同学们自制7,6加几的口算卡片,并且有规律地排列起来。
教学意图:用学生自制口算卡片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算式的掌握水平。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数一数同步测试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时知识点检测41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综合测试卷5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时知识点检测35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时知识点检测28
一千米有多长同步测试2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时知识点检测44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2
一千米有多长同步测试1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时知识点检测38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综合测试卷2
认识立体图形同步测试1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时知识点检测40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时知识点检测15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时知识点检测45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时知识点检测29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检测题
千克的初步认识同步测试1
几百几十的加减法同步测试3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时知识点检测42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时知识点检测33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1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检测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时知识点检测43
千克的初步认识同步测试3
千克的初步认识同步测试2
两位数加减法同步测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