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5
收藏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8、9的认识。学生在学习6、7的加减法时就会根据一副图列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为本课的一图四式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材分析:
有关8、9的加减法,与6、7的加减法相比较,在编排上有较大的区别:首先,从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过渡到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教材提供一幅画有8条恐龙的图,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写出不同的算式,最后由五个小朋友合作共同写出6+2=8、2+6=8、 8-2=6、8-6=2四个算式。这样安排由学生自己去发现2、6、8三个数之间的关系,不仅让学生写出了四个算式,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亲身经历了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的探索过程,使学生感受到一图四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其次,有关8、9的加减法计算教材分两个层次安排,一是通过摆学具计算两道加法算式和相应的两道减法算式;二是直接用想一想的办法计算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其要求明显高于6、7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交流、自主探究,实践操作等活动,在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中,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教学难点:
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一图四式)。
初二数学公式:垂线的性质
数学公式:图形与变换的定理与公式
初二数学公式:体(容)积重量
数学公式:平行线
初二数学公式:两角和公式
初二数学公式:因式分解公式
数学公式:三角形
数学公式:植树问题
数学公式:盈亏问题
初二图形旋转设计的教学计划
初二数学之不等关系的教学目标
初二数学公式:三角函数万能公式
数学公式:垂线的性质定理公式
数学公式:平行四边形
数学之勾股定理复习与交流教案提纲
数学公式: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公式
初二数学公式:相交线与平行线
初二数学公式:浓度问题
数学公式:判别式
初二数学公式:圆与弧的公式
初二数学公式:正方形定理公式
初二中的数据的波动的教学设计
初二数学教案:平面直角坐标系复习
对于测量旗杆的高度的归总教案
初二数学教案:平移与旋转
初二数学公式:平行四边形定理公式
初二数学公式:矩形定理公式
数学公式:角平分线
数学公式:菱形定理公式
八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大纲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